当前位置:  期刊
共有信息:    434条          /
中国版画艺术意蕴之美与西方版画写实艺术之美
王雅馨
2022 . / 期刊
版画是历史悠久的一种美术门类,在中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被继承与发展。古代版画主要是在木板上用刀刻制画面,少数为铜版或套色漏印,体现了独特的艺术价值。我国最早能确定绘制日期的版画见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首卷。唐、五代的版画大多以宗教经文为题材,作品古朴俊秀。西方版画以铜版和石版为主,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成为独特的绘画手段。工业革命后,机器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为版画制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新思路,艺术家们开始研究各种材料的运用,踏上了新的艺术道路。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借助媒体技术,版画这种独特的艺术创作逐渐为大众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体验工坊也让大众能切身体会版画自身独特的艺术韵味。
水印木刻版画创作艺术分析
张向颖
2022 . / 期刊
本文围绕“版画创作”这一主题,从版画的创作理论与研究及技术探索与实践的方向为主阐述水印木刻版画。从水印木刻版画创作形式与内容到版画创作的拓展创新,再到个人情感表达的过程来思考水印木刻版画创作。并在内容上,通过对水印木刻版画作品的解析,探索中国传统绘画的形态感知与观念认知,突破人们对中国传统绘画图式观念,以及传统绘画与水印木刻之间的融合,以此赋予它新的意义这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
十竹斋“二谱”创作的社会背景与影响研究
涂彦; 袁晶晶
2022 . / 期刊
明末清初,胡正言在南京创立的十竹斋及其刻印出版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在形式和印制方法上都突破了传统木版画的方式,形式上脱离以往的插图式绘画,还使用最先进的水印木刻方式,使木版画具有独立的审美功能,在我国印刷史和版画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的版画艺术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运用社会学方法探究十竹斋二谱版画创作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
探究符号学语言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
辛欣
2022 . / 期刊
版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在版画创作中,艺术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画面的形式语言进行高度融合与概括。版画作为一种传统绘画艺术门类,通过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展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伴随着人们对艺术语言的不断探索,水印木刻版画创作中的符号学语言也日渐丰富。基于此,从符号学语言在绘画创作中的意味性、绘画创作中出现的符号学语言——线条,以及水印木刻版画创作中特有的符号学语言——印痕三个方面,对符号学语言在版画创作中产生的作用进行论述。
绘画性印痕在水印木刻中的应用
王帅
2022 . / 期刊
水印木刻历史悠久,是最具东方特色的画种之一,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和演变,水印木刻形式与表现语言日新月异。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水印木刻也不断摆脱传统创作模式,以更多元化的面貌丰富版画艺术。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尝试在水印木刻中,探索薄膜类和油画底料类肌理材料在水印木版画制作过程中的独特应用方式,从而推动水印木刻的创新和发展。
江苏版画的三届进修班
颜克疾; 谢明月
2022 . / 期刊
20世纪60年代初,江苏版画以清新的面貌、统一的表现手段获得了江苏水印木刻画派的称号,并在美术界引起轰动,与四川版画、北大荒版画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江苏版画在20世纪50年代末在全国还处于弱势地位,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取得这样的成绩,与1962-1964年举办的三期版画进修班有重要关系。本文梳理了这三期进修班所举办的历史背景、创作模式以及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旨在为当下江苏版画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借鉴模式。
水印木刻版画作品中的禅宗美学与意象构成
王觅
2022 . / 期刊
禅宗美学由禅宗思想发展而来,并逐步演变为中国文化及传统美学的组成部分,对水印木刻艺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它所体现出对生命、价值、意义的诗性之思在水印木刻版画的艺术语言表达中得到了贴切的阐释。本文旨在对水印木刻版画中蕴含的禅宗美学思想及其意象构成进行阐释分析,希冀为当代版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继承与拓展提供新的思路。
水印木刻在国画色彩教学中的探索与开拓
张婷婷
2022 . / 期刊
该文从分析中国传统色彩审美取向与具体表现形式入手,阐述水印木刻在国画色彩教学中应用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内容,并对近两年实际课堂反馈与教学成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
现代水印版画制作中的传统技法实践
王帅
2022 . / 期刊
源自传统印刷的现代水印版画结合了西方造型方法。通过水印版画创作体验,对水印版画干印技法进行实践阐述,推进水印版画的多样性和当代性。
建党百年来江苏水印版画的成就及影响
翁煌; 刘紫荆
2022 . / 期刊
江苏水印版画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版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建党百年来,江苏水印版画获得了充足的发展,成为中国版画界的一大地域性流派。本文梳理了建党百年来江苏水印版画的发展变化,论述了江苏水印版画所取得的成就及影响,分析展示了江苏水印版画的独特韵味,揭示了建党百年来江苏水印版画兴起的缘由、江苏水印各时期的艺术特色、所体现出的审美意趣与精神内涵,为中国水印版画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启示。
北大荒版画创作风格探析——以郝伯义水印版画作品为例
巩雪琪
2022 . / 期刊
版画家郝伯义在北大荒版画的开拓期就积极参与其中,创作了大量作品。改革开放以后,在北大荒版画从第二时期向第三时期转型过渡的过程中,郝伯义发挥其引领性与关键性的作用,带领其他志同道合的创作者探索出了一条以水印木刻为表现手法的路径,丰富了北大荒版画的风格面貌,其水印版画创作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文章认为,探究郝伯义的水印版画艺术特色、梳理郝伯义在北大荒的版画创作经历,也可进一步填补北大荒水印版画在艺术理论上的空缺。
色彩、刀痕、韵律——张树云的水印版画
陈琦
2022 . / 期刊
在中国现代版画中,江苏水印版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初,江苏版画家们秉承十竹斋优秀水印木刻技术传统,吸收新金陵画派的艺术思想创作出了一大批以江南风景为主、色调清新、淡雅华润、优美动人的水印版画作品,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现代水印版画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1963年,江苏水印版画在京展出获得了较大的反响,由此而奠定了江苏水印版画在国内版画学界的地位,张树云先生正是江苏水印版画的始创人之一。
涂公谋作品赏析
涂公谋
2022 . / 期刊
《永川水印版画》是在四川美院白德松教授的精心倡导和培育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永川大地上破土而出的,为川渝美术百花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我们不改初心,坚持深入生活,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走接地气的创作路子,创作了大量为人们所喜爱和欢迎的水印版画作品,也得到李少言、李焕民等全国和省市专家们的高度肯定,誉为“时代的画卷”。
赓续传统,创新转化——课程思政背景下传统水印版画教学改革与实践
尉笑
2022 . / 期刊
论述以传统水印版画课程为例,在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艺术教育版画专业教学探索与实践的初次尝试。赓续传统,创新转化。从专业角度出发,多渠道、多维度讨论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资源,展开传统水印版画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试图探索一种可操作性强、能有效循环的传统水印版画教学方法。尝试提炼、完善版画教学建构模式。
由“印”至“意”——中国水印木刻版画的装饰性途径
李淑佳
2021 . / 期刊
中国水印木刻版画是视觉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虽伴随着印刷技术产生,但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却更加丰富多样,并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民族性。文章通过对水印木刻版画观念的重申,取装饰性为命题,在历史视域中探究水印木刻版画的装饰性途径,其赋予水印木刻版画更深层内涵指向的同时,也让画面实现了由"印"至"意"的转变,使得中国水印木刻版画具有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并借此开启了一种本土水印木刻版画精神与创作路向。
长三角一体化助推品质好展——无锡美术馆“纸痕之相——长三角版画邀请展”纪实
顾玮倩
2021 . / 期刊
在2020年10月结束的第十届中国(无锡)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无锡美术馆展区的"纸痕之相—长三角版画邀请展"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无锡市委书记黄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飞,副市长周常青等领导也兴致盎然地来到展览现场欣赏。作为无锡美术馆2020年策划的重要学术展览之一,该展在2020年8月的无锡市首届文化场馆月上曾经精彩亮相,在第十届文博会的巡展上又收获了许多观众的点赞。
434 . 1 / 2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