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画谱》,又称《芥子园画传》,作为中国绘画入门的教科书,本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为完备、最具系统性的入门读物。《芥子园画谱》首次刊刻于康熙年间,从那之后,一代代的绘画大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曾以《芥子园画谱》作为进修习业的范本。甚至有一种时新的观点认为,海上画派的形成、海上名家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芥子园画谱》刊行技术的成熟。
《芥子园画谱》作为中国绘画的入门读物,之所以备受推崇,很大程度上与它内容编排密不可分,该书详细讲解了中国画的用笔、写形、构图等基本方法,门类齐全,体例完备,很好地表现了历代名家绘画的技法,并在理论上汇集了历朝画论的精髓。
此书最初是由清初名士李渔之婿沈心友延请王概、王蓍、王臬兄弟三人共同编集,书名来自李渔在金陵的别墅“芥子园”。先是沈心友藏有明代画家李流芳课徒稿四十三幅,王概在此基础上整理增编了九十幅,同时又附上了临摹的古代各式山石四十幅,从而构成了完备的绘画技法体系,并在篇首撰写了《青在堂画学浅说》。这一工作前后花费了三年时间,清康熙十八年(1679),此书终于精刻套版刊印,此为《芥子园画谱》的初集。二十年之后,王氏兄弟再受沈心友的委托,共同编撰了《梅兰竹菊谱》和《翎毛花卉谱》,采用木刻五色套版印刷,此为《芥子园画谱》的第二集和第三集,世称“王概本”。由于初刻三集印量甚少,存世罕见,清嘉庆年间,书坊杂凑丁鹤洲所编《写真秘诀》,称之为《芥子园画谱》的第四集刊行销售。至光绪时,原版早已磨损严重,画家巢勋临摹原刻的三集,并增编人物画法,黑白石印刊行,世称“巢勋本”,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主要是这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