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勤砚
zhengqinyan
郑勤砚
zhengqinyan
艺术简历
Art Resume
郑勤砚
中央美术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学博士,少儿美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届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直属机关青联委员。教育部全国大学生、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及教师培训特聘专家,国内外少儿美术作品展评审专家。
人物简介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从中国首位美术教育学博士生导师常锐伦教授。2004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2012年受中国美术家协会中青年艺术家海外研修项目公派至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做课题研究。曾获得第四届华茂美育专项奖、北京朝阳区文化带头人等荣誉。
著有:《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思想》《中国美术教育史略》《外国美术教育史》(合著)《林风眠画传》《艺术博物馆教育导论》《中西美术教育史》《少儿美术教育研究》(待出版)《以审美素养和创造力为核心的美术教育》《快乐美术课堂》(3册)《中央美术学院少儿美术实验课程》《夏加尔与〈我和村庄〉》《郑勤砚书画艺术》《郑勤砚书法集》《郑勤砚山水画集》等。译著有:《达•芬奇手稿》《走进艺术》《诺亚前的生命之舟》《365个艺术创意》等。主编高等院校教材《动画概论》《经典动画导读》《大学美育》(合著)等,主编并主持翻译200余册广受欢迎的绘本及国内外少儿艺术教育读物。
《中国美术教育史略》《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思想》《外国美术教育史》为美术教育研究领域重要著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九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以中央美术学院少儿美术研究中心为理论和实践研究基地,研发3—18岁青少儿以审美素养和创造力为核心的美术实验课程体系及教程。多年来数次赴柬埔寨孤儿院、云南剑川、四川若尔盖、新疆和田地区支教并赠送画材及书籍,为蒲公英打工子弟学校、自闭症障碍人群开展公益美术教学及讲座,并带队支援“红旗梦想艺术课堂”“寻梦计划”“红粉笔”“香港青年创未来”等公益支教活动。
曾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北京炎黄艺术馆、北京东岳美术馆、北京银帝艺术馆、北京云居寺石经博物馆先后举办个人书画艺术展。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史、博物馆与公共美术教育、少儿美术教育的最新研究及教学。教授的课程有:美术教育史(研究生专业课)、中西方艺术教育哲学(研究生专业课)、艺术博物馆教育研究与实践(研究生专业课)、少儿美术教育研究(研究生专业课)、艺术与发展心理学(研究生专业课)、中西方美术教育(本科生选修课)、艺术理疗(本科生必修课)、书法(本科生必修课)等。
主要著作
2002  《夏加尔与我和村庄》,人民美术出版社,6月版。
2010  《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思想》,河北美术出版社,5月版
2013  《林风眠画传》,岭南美术出版社,6月版。
2017  《中国美术教育史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0月版。
2017  《以审美素养和创造力为核心的美术教育》,中国书店,6月版。
2017  《快乐美术课堂》(全三册),湖南美术出版社,7月版。
2018  《中国美术教育史略》,西南大学出版社,3月、7月版。
2020  《外国美术教育史》(合著),西南大学出版社。
2022  《少儿美术实验课程》,湖北美术出版社。
2025  《少儿美术教育研究》,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5  《艺术博物馆教育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5  《中西美术教育史》,西南大学出版社。

书画集
2006 《郑勤砚书法集》、《郑勤砚山水画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3 《金刚经》,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5 《人生课》插图,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5 《郑勤砚书画艺术》,中国书店。
译著
《365个艺术创意Ⅰ》,(英)菲欧娜·伟特著,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年6月版。
《365个艺术创意Ⅱ》,(英)菲欧娜·伟特著,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年7月版。
《365个艺术创意Ⅲ》,(英)菲欧娜·伟特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2月版。
《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英)罗西·迪金斯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4月版。
《最美的艺术欣赏》,(英)罗西·迪金斯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5月版。
《让孩子痴迷的艺术游戏》,(英)菲欧娜·伟特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5月版。
《走进艺术》(四册),(英)苏西·布鲁克斯著,21世纪出版社,2017年2月版。
《孩子的色彩启蒙全书》(法)费莉希蒂·布鲁克斯,未来出版社,2017年2月版。
《达·芬奇笔记》,阿尔贝托·安杰拉著,化工出版社,2019年版。
《诺亚前的生命之舟》,(英)Irving Finkel,中信出版社,2019年版。
《给孩子的艺术启蒙书》,(美)马克·戈尼亚著绘,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年版。
主编
2001  编写《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  美术》“书法·篆刻”部分,沈阳出版社。
2008  主编高校教材《动画概论》、《经典动画导读》,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12  主编《我的第一本艺术书》、《365个艺术创意》系列26册,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2  主编绘本《中华传统故事》系列50册,21世纪出版社。
2013  主编绘本《小小艺术家》20册,光明日报出版社。
主编《大艺术家风格中英双语绘本》系列20册,21世纪出版社。
2021  主编《写给孩子的美育通识课》(全10册),北京联合出版社。
科研课题
2002——2006  独立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青年专项):《传统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现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研究》(批文号:ELB010885)。
2003——2007  作为主要参加者承担了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研究、实验与推广》的分课题《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研制与实验》(批文号:AHA01009-32)的研制工作,为《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核心组成员之一,承担分课题《书法·篆刻》部分。主编《普通高级中学美术——篆刻》,编写《普通高级中学美术——书法》,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编写《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书法篆刻”部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010  独立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动漫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性研究》(批文号:FLB060432)。
2006-2012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教材建设——中国美术教育史》。
2015—2017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博物馆的公共美术教育功能及实施策略研究(批文号:15BF067)。
2015—2016   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艺术院校通识教育与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相结合研究》。
2019—2020   中央美术学院自主科研项目:少儿美术课程评估体系构建与标准研究(项目编号:19KYYB025)。
2020—2021  中央美术学院“致远计划”:少儿美术教育研究。
2022至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专项课题:特殊儿童美术教育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1至今,教育部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中小学美育调研”“全国中小学美育评估”调研及研究。
2024  中央美术学院自主选题科研创作调研专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青少年美育调研及创作”。
2025  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项目“面向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的美术教育人才培训”。
主要论文
1999
《中国古代文人画美术教育模式初探》,刊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版,第6期。
2000
 《对话哲学对美术教育的启示》,刊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无意识”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刊于《西北美术》,第3期。
《21世纪美术教育管窥》,刊于《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3期。
《庆阳剪纸艺术》,刊于《丝绸之路》,学术专辑。
2001
《论师徒传承美术教育模式》,连载于《台湾世界论坛报》,5月23日——29日,第10版。
《莫高窟“得眼林”壁画的艺术成就》,刊于《敦煌研究》,第3期。
《马蒂斯绘画中的东方色彩》,刊于《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社会科学版,第1期。
2002 《缄默知识与美术教学》,刊于《中国美术教育》,第5期。
2003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中的师爱精神》,刊于《中国美术教育》,第6期。
2005 《中国传统版画的现代意义》,刊于《美术向导》第2期。
2006
《汲取中国民间美术的营养》,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1期。
《美术的多元性表现》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3期。
《雕塑艺术的写意语言》,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4期。
《细微处见精神》,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5期。
2007
《后现代美术教育观》,刊于《文艺报》,5月29日,第八版。
《书院教学对美术教育的启示》,刊于《艺术教育》,第4期。
《匠艺承传——中国古代美术教育概观》,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1期。
《古代埃及美术教育概观》,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1期。
《古代印度美术教育概观》,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3期。
《画院风采——中国古代美术教育概观》,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4期。
《古希腊美术教育概观》,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4期。
《意大利的作坊和行会美术教育》,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5期。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教育》,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6期。
2008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美术教育的理论建设》,刊于《艺术教育》,第4期。
《西周六艺与美术教育》,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1期。
《17世纪法兰西学院的美术教育》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1期。
《孔子的美术教育思想》,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2期。
《印度古代美术教育的理论——画经》,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2期。
《神笔绘佛宫——敦煌莫高窟的工匠美术教育(一)》,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3期。
《达·芬奇的美术教育思想》,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3期。
《匠心独运写佛心——敦煌莫高窟的工匠美术教育(二)》,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4期。
《印度莫卧尔皇家画室的美术教育》,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4期。
《宋代画院的教育特色》,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5期。
《哈维尔的美术教育思想》,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5期。
《原生艺术的魅力》,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6期。
《从国外博物馆看公共教育》,刊于《中国文化报》公共文化周刊,4月27日第3版。
《中国传统哲学与美术教育的理论建设》,载《首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论坛文集》。
2009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之师道精神》,载于《中美高等美术教育研讨会文集》。
《艺术教育有什么用》,刊于《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4月2日,第3版。
《迈向真正的公共性》,刊于《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1月8日,第3版。
《美国小学艺术教育管窥》,刊于《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4月30日,第4版。
《艺术教育究竟有什么用——来自“艺术开启大脑”项目的教育经验》,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4期。
《遭遇视觉艺术新观念——华盛顿大学美术学院记》,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5期。转载于美国《圣路易时报》10月8日第10版。
《美国博物馆公共教育的启示》,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2期。
《言说的艺术——博物馆对话式教学研究》,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3期。
《解读绘本教育——作为儿童艺术成长的另一种方式》,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6期。
2010
《艺术教育与科学》,刊于《教育研究》,第5期。
《博物馆的公共美术教育新论》,刊于《山西师大学报》,第3期。
《美国中小学美术教育》,刊于《校长》,第3期。
《贵族品质在中学——美国圣路易大学附中记》,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1期。
《哈佛大学艺术教育一瞥》,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2期。
2011
《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反思》,刊于《美术观察》第2期。
《艺术教育对大脑开发的作用探析》,刊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第3期。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之师道精神》,刊于《中国美术馆》第1期。
2012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艺术教育观》,刊于《美术》,第6期。
2013  《当代美国艺术博物馆的公共教育研究》,刊于《美术》第7期。
2014  《艺术教育与发展的大脑》,“穿越分界——国际新格局下的中美艺术教育对话”研讨会。
2015
《我们应给孩子什么样的艺术教育》,刊于《中国文化报》10月26日。
《为社会创新的美术教育》,刊于《中国美术》第4期。
《关于美术学院通识教育的思考》,刊于《美术观察》第6期。
2016   《当代美术馆的教育使命》,刊于《中国美术》第2期。
2017
《以审美素养和创造力为核心的美术教育》,刊于《美术观察》第4期。
《美术教育的核心素养》,刊于《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6月。
2018
《唐代蒙学书法教学理论的现代意义》,刊于《中国童蒙文化研究》8月版。
《养正、益智与培养创造力——儿童启蒙美术》,刊于《美术观察》第7期。
2019   《中国少儿美术教育现状及问题》,刊于《中国文化报》,7月28日。
2019   《分割肖像画》,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10期。
《创意纸条编织》,刊于《中国中小学美术》,第11期。
2020
《线上少儿美术教育多少欢喜多少忧》,刊于《中国美术报》,4月。
《少儿美术教育年度发展报告》,刊于《中国艺术年鉴》,中国艺术研究院,5月。
《为什么孩子的早期教育离不开美术》,刊于《中华家教》,第1期。
《学习美术孩子一定要有天赋吗》,刊于《中华家教》,第6期。
《少儿美育为何要去功利化》,刊于《中华家教》,第7期。
2021
《家长的哪些错误观念影响孩子美术成长》,刊于《中华家教》,第1期。
《“减负”声中谈美育》,刊于《中国文化报》,5月。
《如何评估学生的视觉艺术素养》,刊于《中国教育报》,3月。
《美育是儿童成长的阳光》,刊于《中国妇女》,第6期。
《没有启发感的艺术就没有生命力》,刊于《光明日报》,8月。
《唐代蒙学书法教学理论探微》,刊于《书法教育》,第7期。
2022
《美术与科学融合的基础美育课程构建》,刊于《中国德育》,第6期。
《展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多彩图景》,刊于《人民日报》,6月。
2023
《2021年度少儿美术教育发展报告》,刊于《中国艺术年鉴》,5月。
《从儿童的视角撰写给孩子的美术史》,刊于《美术观察》,第7期。
《艺术博物馆对青少年的疗愈探微》,选入《远行的经典——湖北美术馆公共教育论坛文集》,8月版。
《书法与童蒙教育》,选入《中国童蒙文化16讲》,7月版。
《双减下少儿美术教育三问》,刊于《中国美术教育年度发展报告》,湖南美术出版社,2023年版。
《学美术一定要从学素描开始吗》,刊于《光明日报》,7月。
《美育与博物馆可持续性发展和福祉》,刊于《艺术教育》,6月。
《2022年度中国少儿美术教育发展研究》,刊于《艺术教育》,8月。
《艺术教育对大脑开发的作用》,选入《美育教师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3月版。
2024
《跨学科构建审美生活和学习》,刊于《中国教育报》,1月18日。
《图画书助力儿童美育》,刊于《人民日报》,6月2日。
《新时代艺术博物馆教育和研究面对的挑战》,刊于《艺术教育》,6月。
《郑勤砚:让研学旅行回归美的教育》,刊于《艺术教育》7月。
2025
《设计思维对美术与科学跨学科课程的启示》,刊于《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月。
《2024年度中国少儿美术教育发展研究》,刊于《艺术教育》,1月。
主要画展及画作
2001.06  书法作品参加中国美术馆“‘迎奥运’当代书画精品邀请展”。
中国画作品《霜叶》、《冬》刊于《西北美术》,第3期。
2002.10  绘画及书法作品四幅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视界融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展”中展出。
2003.10  书法作品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艺术节“中国武警书法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发表书画作品于《中国书道》,第4期。
2004.11  作品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性灵画会”九人展中展出。
2006.07  书画作品在韩国中清南道 “中韩教师绘画展”中展出。
2008.10  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Macy Gallary 举办个展:“中国味道——郑勤砚书画艺术展”。
2009.10  在美国圣路易斯城市大学当代美术馆举办个展:“郑勤砚书画艺术展”。
2010.05  绘画作品《野含时雨润》刊载于《文艺研究》第5期封底。
2012.09  绘画作品《禅的容颜》在甘肃省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10周年校庆特展”中展出。
2012.10  在美国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举办个展:“禅的容颜——郑勤砚纸上艺术作品展”。
2014.11  为韩国智光大师《人生课》一书绘制插图25幅,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6.5   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禅悦之美——郑勤砚作品展。
2018.5   在北京东岳美术馆举办郑勤砚作品展。
2018.9  在北京东岳美术馆举办“桃李不言——常锐伦郑勤砚师生联展”。
2020  在北京东岳美术馆举办“锦绣中国——郑勤砚作品展”
2023  在北京银帝艺术馆举办“水云间——郑勤砚作品展”
2024  在北京云居寺石经博物馆举办“云起时——郑勤砚云居文化书画艺术展”
 
版权所有 2007-2025 中央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07-2025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503102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