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迪安:置身时代的“现场”就一定大有可为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艺术同仁:
阳春三月,江南已是满目繁花。第四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暨第三届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大会在江西省景德镇召开,学院实验艺术绽开青春的花朵,实验艺术教育形成丰富的成果,非常令人可喜。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表示热烈祝贺!我虽未能到场,但却时刻关注着此次展览与大会的筹备,通过邱志杰先生的介绍和各种渠道的“剧透”,领略了这次参展作品和艺术家的风采。
此次展览在景德镇陶溪川举办,大会在景德镇陶瓷大学举办,我认为有三点重要意义。
第一,这是全面检视我国实验艺术近五年教学、科研、创作整体面貌,尤其是呈现广大青年艺术家创作样态的一次盛会,也是全国同行总结经验、梳理成果、重新整装、再次出发的契机。在今天的高等美术教育领域,实验艺术已成为人才培养和艺术创新的增长点,是转化艺术教育思维的重要赋能引擎。随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与艺术创意的融合,通过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新型人才,增强了实验艺术的创作力量,丰富了实验艺术的创作面貌,“实验艺术在学院”这一中国艺术重要的理论命题获得了新的诠释。
第二,这是促进陶瓷艺术与实验艺术交融並茂的学术平台。陶瓷作为景德镇的历史基因,其艺术语言的探索与延展,离不开实验精神的赋能与创作思维的转换。在某种程度上,陶瓷从历史中走来的历程就是不断实验的历程。今天的景德镇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发展蓝图,顺应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加快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推动陶瓷艺术创新发展,前段时间举办的《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就展现了丰富的成果,进一步彰显了瓷都的世界美誉。在这种情况下,在景德镇举办实验艺术展览更显意义非凡:积淀千年形成的陶瓷风韵与实验精神之间的文化关联和学术交流,将为这一传统艺术的发展和创作提供新的灵感;陶瓷的材质、语言和工艺也将为实验艺术创作提供新的媒介和手段,两者相互滋养、美美与共、未来可期。
第三,此次展览落户陶溪川,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美育普及的重要举措。陶溪川与景德镇这座城市相生相融,已成为促进陶瓷艺术创新和陶瓷产业发展的宽阔平台,是中国乃至全球文化产业园区的样板。陶溪川引进的一系列视觉艺术高端展览和伴随展览而至的学术讲座、工作坊,体现了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必将拉近瓷都人民与实验艺术乃至整个艺术的亲切程度。通过展览及系列学术活动提高全民美育,也是新时代广大美术工作者、从业者应当自觉履行的历史使命。如何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即是新时代的大命题,也是一篇值得好好书写的大文章。
在此,我要感谢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对展览与大会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感谢邱志杰、吕品昌、刘子力先生为展览与大会投入的支持和付出的心力,感谢各兄弟艺术院校的通力合作!
实验艺术的教学、研究与创作正处在新的时代条件和文化语境中,科技艺术就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增长点。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经过深思熟虑提交了“加强科技艺术学科建设、推动科技艺术发展”和“关于加强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等提案,这些都是实验艺术大有作为的重要领域。这次参展作品中就云集着广大青年艺术家面对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这充分反映出青年艺术家在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取向中拓展实验艺术的敏锐洞察力与感知力。
各位同仁,置身时代的“现场”就一定大有可为,在描绘新时代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恢弘画卷中不能缺少实验艺术这一笔重要的色彩。“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能与这个时代通行,是包括这次展览108位艺术家在内的广大新青年们的幸运。把握时代机遇,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满足人民审美新期待,你们重任在肩。希冀大家以此展览为新征程的起点,推新作,再出发!
祝展览和大会圆满成功!
2022年3月14日
范迪安
图/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宣传部、陶溪川艺术中心
编辑/王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