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创动态 / 创作研究
研创动态
Latest News
7.5.6 创作总结和后续拓展
来源: 创作研究 时间:

卡尔·波普尔认为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知识在不断试错过程中的批判性增长,所以科学实验之后的辩驳是知识增长的主要途径。科学实验之后总是要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的。从自然科学中借鉴了实验方法的实验艺术,把每一次创作都当作一场实验,实验报告就是不可或缺的。

后效检验
创作之后的创作总结,最主要的工作是依据后效检验。来审视自己工作中的得失,进行总结和自我批评。不但失败的实验要总结,成功的实验更要总结----这次创作我发现了什么,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你才会不断进步。

1,首先是观察观众反应。采集观众反应。看看观众们在你的作品面前都是什么表情,做什么动作,身体语言是怎样的,怎么议论,把展厅变成采集创作的改进意见的现场。进行这种观察,甚至去直接询问观众的感觉,才使得我们可以真正站在观众的立场上想问题。我们才能真正确定观众有没有被打动----以为我这么做,他将会紧张,结果人家没紧张。我以为我这么做他会放松,结果人家没放松。你希望大家动的东西为什么大家没去动?你不希望大家碰的东西,为什么大家摸个不停?那我一定在哪里错了,我下次该怎么做或许会好一点。或许这次刚做完其实我就已经知道有遗憾了,因为哪里出了问题有遗憾,我自己知道,那么下回应该如何避免?
很多人来到展厅里面,说这作品我看不懂,我没看懂。这时候其实他真正想说的并不是他没看懂,不是说你有个意思放在那里但他没拿到。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你弄出来的这个局对他无效,他真正想说的是“你对我无效”,他嘴上说的是“看不懂”,其实他说的是他“不喜欢”,因为你对他无效,没打动他,没能触动他,没能使他惊奇,没能敞开他的脑洞,他不喜欢,他就说自己看不懂。其实不是懂不懂的问题,是喜欢不喜欢,有效无效的问题。
作品总是有层次的,有基本的层次让大多数人感受得到。有一些技术的层次是和内行对话的。甚至还有一些很精微的层次你自己都说不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结果有的人甚至于得到了这种东西,有人过来说你这个做法好,这个做法让我感觉到那个东西。这时候观众的反馈反过来对你是一种启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非常重视在展厅里和观众的交流和交往。

2,观众反应是直接观察和调查可以获知,除此之外,建议重复方案阶段的理性自我评估,从艺术史价值的视角分析:
我的做法的突破点在哪里?它最大的亮点是什么?令人惊叹之处何在?
它把哪件事情推到了极端?或者有没有去做到极端?它颠覆了什么东西或者在什么事情上算得上有所推进?我继承了什么?又发展了什么?
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否是所有方案中最优的一种,是否有可能更简练、更简单,更便宜?这个解决方案在多大范围是有效的,用在什么人中间更有效,在多大的时间段里面是有效的?
在它的基础上进行建构的空间有多大?这是不是一个有影响的、开创未来的工作?

3,侧重对手法进行总结。如果观众反响好,可以问问他们是哪些做法对他们有效。
但是要注意鉴别和澄清观众喜欢的理由。有时候观众仅仅因为某个题材,或某个奇怪的原因而喜欢,而并非你所设定的方法生效了。他的喜欢或感动的反应并非你所工作的方向,那么这种反应应该加以排除。
展览经常是遗憾和后悔的艺术。总结是围绕后悔展开的。总结总是以这样的句式出现的:“要是怎……会不会更好“,”如果不……做也许就好了”,“看来下次得试试……做法”。

4,展厅里面的普通观众的见解都值得你重视,同行的评价,当然更值得你重视
同行的观点会更多的侧重从艺术史的上下文来评价,也会更多的侧重从技术和手法的角度来进行评估。科学论文在发表前有同行评估制度,艺术界在这上面做得很不好,同行所起的作用大多数是事后诸葛亮式的、以开玩笑方式进行的隐晦的冷嘲热讽,不利于行业发展。或许我们应该设想去建立起艺术界的同行评估制度。
就青年艺术家而言,我们的同学们就是最可以信赖的、可以互相切磋的同行。在同学中形成坦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学习者共同体,是最有利于进步的。很多后来大有作为的艺术家们,在早期的艺术小组阶段,都曾经受益于这种相互批评。

批判性独白
这样一种自我审视,让我们走出自我表现的误区。站到观众的立场想问题,我们才可能去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连杜甫都知道的,艺术品好坏、是否有效的评估标准,就是观众是否感到“惊人”。据说白居易还把他的诗歌拿去读给老太太听,我们今天不少人被错误的艺术理论诱导,反倒不知道了。
我之所以敢武断地断言那些艺术理论是错误的,是因为不从观众的立场想问题,艺术家不容易进步。妨碍艺术家去修改作品,诱导艺术家不修改作品的理论,不是什么好理论。
事实上,在展出之前,如果有可能,上述工作应该提前开展。接受批评,本身来自批判性思维的要求,作品要接受批判性对话之严酷考验,送出去迎接批评。就像商人把新产品送到市场上去检验以便修正和提高。
当我们身边没有一个有才能的评论家,也缺少真诚的同行诤友,我们就必须独自检验自己的思想,展开批判性独白。当创作完成之后,可以把先它放在一边,隔一阵子自己再来审视。放的时间越长,在重新审视的时候就越能用批判的眼光去看他。想象最严厉的评论家正在读我们的作品,而我们在等待他的反应,通过这种批判性独白,我们的思维将更加缜密。
批判性独白可以以假想的批判性对话的方式展开。选择一位你一直是试图用创作与之对话的伟大艺术家或思想家,他可以是马塞尔·杜尚或者约瑟夫·博伊斯,或者劳森伯格或者黄宾虹,或者任何一个庄子,和他讨论你的这件作品。想象一下他在你的相似的情境下会怎么做、怎么说。甚至,我建议你那不妨坐下来,写一段你和你的偶像的对话。
罗马诗人贺拉斯说:当我们把东西写出来之后,应该把它先放上9年,不断的评价校订,最后如果必要觉得他们很有价值,才把它拿去出版和发表。这是典型的绅士的做派,我们不宜模仿,模仿就饿死了。莱布尼茨也是因为没有急于发表微积分和牛顿弄的一脑门子官司。我个人倒是觉得作品一旦完成,而且经历自我批判和审视之后,就应该尽早发表,把作品放到公共场域中去接受批评,要抱着一种做贡献的心态,尽快有人看到,我就又可能收获批评,这样的批评是我进步的基础。就算我做不到,还可能有人在我所犯过的错误的基础上,去获得真正的创造。我们要警惕企图一鸣惊人的闭门造车的态度,要善于在围观中不断的进步。年轻艺术家特别要注意,不要怕出丑。
为什么有的人闪亮登场、昙花一现,为什么有的人不断进步,后来慢慢成长为优秀的艺术家?这恐怕就是原因。

后续拓展:进入通畅的创造状态
现在建议你做这两件事情:
1,为你的新作提出9个修改计划:为现有作品提出9个不同的修改策略,分别撰写计划书。其实目前这个做法你本来就是从10万个可能性里面挑出来的,你还可以回到那些或然性之中。或者,在你从观众反应和同行评估中所产生的后悔中,才获得这9个不同的修改策略。其实也是把它变成了9个新作品。
2,启动后续创作:把你现有的这件作品作品当作一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马上开始构思后续的两个应该是什么。当然,如果你兴趣,也可以是将其视为一副对联中的上联,五行中的第一个,或者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总之,将它置于一个系列中,以便激发起连锁创作。这时候,你的一次创作,自然地发展成发展成一个大型艺术计划。
有了上联,需要去对出下联,不对出来,思想不得安宁。有了这种后续拓展环节,你的思想就会因此再次活跃起来。只要一停下来松口气,这思维又安静下来了。要始终使自己处在这种活跃状态中。你一张画,一口气就画完了,你一旦停下来,又是一月不会去碰它。松一口气那个劲就没掉了,持续的让自己处在这种强劲的创作惯性和行动惯性里面,你就会有非常不可思议的速度和非常不可思议的产量,并且从产量中产生出质量。然后越这样越自信越有创造力,创造得越开心,就越想去创造。整个事情就进入了良性循环,进入了一种通畅的创造状态里面去。
有的人显得创造力旺盛,其实是有方法可以训练的。
很多同学或是怕出丑,或是自我要求太高,不能进入大创作量工作中,其实是对学习有误解。其实我们的学习只有一部分是“理解性学习”,还有一部分是“习练性学习”,甚至于有一部分是游戏性学习。我们今天的学校太追求高效,强调“理解性学习”,太多地指望靠观念更新、靠周密思考和理论超越来提升质量。但其实“习练性学习”是不可或缺的,你不可能通过讲理论教会一个人开汽车、滑雪、骑自行车或者写毛笔字。有些学习是需要练习,仅仅形成观念不够,还得训练肌肉记忆。只有大数量和密集地创作才可能让创作能力变成肌肉记忆。
我猜想后期的维特根斯坦会说,其实“习练性学习”是“理解性学习”的基础。我们学走路甚至学说话,其实都是练出来的。
有同学问:邱老师你解决了创作方法,可是创作冲动从哪里来啊?
我想,创造的可能性其实是能够赋予人巨大的存在感的。人天天被迫去干一成不变的事情,或者天天按照指令去做事情,他/她不会有多幸福,只是个工具人。当他在一件事情的里面能够使用他的想象力,能够实现他的创造力,这是他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最好的机会。只有这种创造性的工作,能真正让一个人去刷到存在感、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
所以你只要意识到自己干的事情可能会牛逼,意识到自己干的事情是新颖的,你自己都会颤抖的,你无论如何你会想把它做出来。当你有了创作方法,使你看到了创作可能,你会控制不住想要去把它实现出来。就像你看到了好的风景你控制不住的会想要抵达它。所以,由创作方法所展现的创作前景和创作可能,它内在的许诺着一种存在感,它内在许诺着一种幸福生活,所以它自身带有这种前景想象的吸引力,它自身就是创作冲动的来源。
也就是说。我热衷于创作,恰恰是由于创作之后的可能的快乐而去创作,并不需要有其他的推动力来推动我。
最后,一个创作放到观众眼前,我预估他会如此作出反应,而他们果然如此作出反应。那种安慰和共鸣的感觉,那是因为你对人性的理解获得了证实,那是真正驱除人生的孤独感的最好的时刻。

 

版权所有 2007-2024 中央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07-2024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