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创动态
Latest News
陈天禅 | 隐入黑箱:人工智能时代的水印木刻艺术(下)
来源: Art陈琦 时间:


第三章 给黑箱点颜色看看
对一张图像进行再创作相对简单,然而当面对50张图像这样的数量时,挑战便显著增加,对时间和精力的消耗更是不容小觑。因此,制定一种高效的工作流程变得至关重要,这在某种程度上与版画概念中的“量产”思想相呼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采取了将每幅作品划分为四个关键部分的策略:底版、线版、色版以及活字。这种划分不仅为创作过程带来了条理性,还使得每一幅作品都能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首先引入的底版旨在为作品增添更多层次感。最初,我尝试使用茶色以期营造出一种类似于古老手稿的斑驳感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链接历史与现代,不过这种尝试最终被我放弃。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采用淡淡的褐灰色作为底版颜色,这不仅保留了水印木刻的传统韵味,同时也为作品奠定了一种沉稳的基调。接下来是线版的处理,这一部分主要展现了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的轮廓。我将所有图像转化为矢量文件并利用激光雕刻,尽可能保留每一处细节,从而确保图像的完整性和精确性。色版的设计与应用则是我在再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创新。通过精心设计的色彩,我希望能够为线版注入新的元素,让图像从静态转向动态,从一元转向多元。

图1《未来前史:物质与意识 Ⅲ NO.1》陈天禅 2023年
水印木刻 55cm×55cm

在《微尘篇》中,我对色版的设计着重于体现事物的本质特性,试图通过这些色版的加入让线版“活起来”。通过向细胞和分子结构的图像中加入鲜艳的色彩,我试图捕捉并展现物质的本质特性。那原本像是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当中的毛细血管图像,在加入了鲜艳的红色色版后,仿佛瞬间被注入了流动的血液与生命;将硅分子结构与彩色玻璃窗纹理相结合,使得氧化硅的通透感瞬间扑面而来;将代表金元素稳定性的六边形图案在加入了金色颜料后,那种独属于黄金诞生于恒星死亡时的超新星爆炸才能产生的独特气质立刻映入眼帘。

 


图2《未来前史:物质与意识 微尘篇》陈天禅 2023年
水印木刻 55cm×55cm


在《造物篇》中,色版的运用极具特色,它们不仅填补了线版框架外的空白空间,更为画面注入了丰富的“额外内容”,使得每一幅作品都蕴含了深层的意义和故事。以光驱图像为例,我运用了不同水性颜料的混合,以模拟光盘表面在光照下的彩色反光效果。这种颜色的变化不仅再现了光驱本身的物理特性,也反映了技术与美学的融合。另一幅作品中,虚拟现实眼镜被我用红蓝两色呈现,这些颜色的选择既代表了电流的正负极,也回溯到了3D电影技术的早期实践“红蓝眼镜”,展示了科技发展中的历史轨迹。这些都是基于线版内容补充性的阐释。

图3《未来前史:物质与意识 造物篇》陈天禅 2023年
水印木刻 55cm×55cm


前两章的内容都源于现实中的形象,进入《飞升篇》时,线版的内容则完全来自我的想象,就如同那幅融合了钢琴与斑马元素的图像一样。色版的加入,进一步扩展了这些想象的边界。例如,巨型乌龟背负的“玻璃罩”既是人类文明的隐喻,也是对末世幻想的一种视觉表达。通过颜色的叠加,乌龟在灾难中的艰难前行变得更加生动和有力。杀手蚊子经过色版的处理,加入了象征“毒性”的黑白花纹和一抹猩红,使得其显得更加危险而致命。而那只头部被替换为警戒雷达的猎犬,在红黑渐变色版的加持下,一种强烈的赛博格气质伴随着警惕的站姿,仿佛下一秒它就要看向观众。

图4《未来前史:物质与意识 飞升篇》陈天禅 2023年
水印木刻 55cm×55cm


特别有趣的是,制作机械飞蛾色版时,我的导师约瑟夫·舍尔教授分享给了我一张他饲养的飞蛾的照片,飞蛾系列是导师在数字版画方面的代表作,对飞蛾的研究也是他重要的兴趣所在。我突发奇想,将这个蛾子花纹作为色版融进了画面,水印木刻的技术特点可使复杂的图案清晰漂亮的呈现于纸面之上,体现出该技术独有的魅力和细腻度。这既是是向他致敬,也暗合着两代电子艺术家在思想与技术上的传承。



图5 导师舍尔教授饲养的红纹飞蛾


图6 飞蛾花纹作为色版被运用在水印木刻中

尽管人类至今未能在地球上找到公开且确凿的证据证明外星人的存在,“外星生命”的概念却始终如影随形地陪伴着我们的想象与探索。但一个令人遗憾的现实是,人类的想象力存在着天然的限制:我们很难构想出完全陌生的形象。因此,无论在影视作品、小说还是艺术创作中展现的外星生命形象,大多都是借鉴了地球上的深海生物或远古生物的外观。

在这种背景下,《异形篇》的色版创作便显得尤为有趣,它仿佛是对挖掘出的古老生物化石进行重新赋予生命的一次尝试,只不过这些“化石”本身甚至是其姿态也都是由我所构想出的。例如那张类似恐龙的生物图像,我通过色版的添加,不仅仅是为其勾勒出了肌肉、内脏和眼球的细节,更是赋予了这个骨架以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动感。在那幅描绘类似于章鱼的生物“工峰”的图像中,我特别添加了代表大脑的色版,意在突出这类生物在智力和思维能力方面的高度发达。可以说,对外星人的反复构思是人类想象中极具代表性的一方面:它暗示着我们对生命奥秘的推本溯源以及对浩瀚银河的无尽渴望。


图7《未来前史:物质与意识 异形篇》陈天禅 2023年
水印木刻 55cm×55cm


而在整个系列的最后一章《无量篇》,我的创作焦点转向了宇宙中“气”的概念,这是一种在宇宙中无所不在且极为常见的物质状态,仅次于我们无法肉眼观测的等离子态。这种艺术手法仿佛就是为水印木刻量身定制的一般,我努力捕捉并表现这种宇宙物质的神韵,创作效果令人惊喜。

例如,在描绘巨大气态行星的作品中,我使用了黄色到橙色的色彩渐变,营造出了一种干燥而炙热的星际风暴景象。而在黑洞的描绘上,仅仅通过水墨的深浅渐变,便象征了这一神秘天体的强大引力场和光线的消逝,将黑洞的未知与神秘具象化。这些作品在色版的加持下,不仅展现了宇宙中天体结构的壮丽,更以一种雄浑而浩瀚的姿态呈现了宇宙洪荒之美。

图8《未来前史:物质与意识 无量篇》陈天禅 2023年
水印木刻 55cm×55cm


在我深入创作的过程中,人工智能生成的“文字”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虽然我的计算机科学背景使我清楚这些看似神秘的字符实际上是由我所设计的算法“咒语”所产生,与图像在本质上并无差异,但这些类文字形式的产物却触发了我对它们背后可能含义的好奇。我尝试从一种解释性叙事的视角,探索并赋予这些“文字”以个人的理解和故事。

在这一过程中,我偶然在一个尘封的仓库中发现了一批年代久远的木活字,它立刻激发了我的灵感。我决定将这些活字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融合进我的作品中,这些文字不仅增加了作品的多义性解读,也让我的宇宙观在艺术表现上得以释放。



图9 每一件作品上的活字都是再一次的创作


图10 作品上的活字


经过近数月的精心设计和制作,包括色版设计、激光雕刻、多色套印、以及活字加工和最终的签名盖章等一系列复杂流程,《未来前史:物质与意识》系列水印木刻作品终于问世。这一系列作品,每一幅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和情感,是人工智能与传统印刷艺术深度结合的结晶。当这些作品作为一个整体被展示时,它们又呈现出一种浩瀚宏伟的视觉效果和浓烈浪漫的未来气息。《未来前史:物质与意识》不仅是对过去与未来,人工智能与水印木刻边界的探索,也是对艺术家个人创作理念和宇宙观的全面呈现。



图11《未来前史:物质与意识》系列部分印版

 

这个系列之后在多个美术馆公开展览,它成为了我在水印木刻创作方面的个性化风格和创作手段的重要里程碑,也为我之后在人工智能艺术观念方面产生重大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12《未来前史:物质与意识》浙江美术馆展览现场

 

第四章 人机一体:让创造力隐入黑箱
《未来前史:物质与意识》系列的水印木刻创作过程,无疑是一场耗时且挑战极大的“硬核”艺术冒险。这场创作旅程的结束让我陷入一种慵懒的状态,直到一次艺术交流活动重新激发了我的热情。当时,我正满怀激情地分享这套作品,它们在我看来是人工智能艺术进化到2.0版本的标志。

然而,我的导师安德鲁·多伊奇教授的一句话却让我猛然间领悟到一个新的观点:“天禅,与其你将这些作品视为人工智能艺术正确的2.0 版本,不如试着将它们视为人工智能艺术的错误的1.0 版本。”这话犹如棒喝,挑战了我因本科数学背景而形成的线性创作思维。换句话说,我一直认为未来的作品必将建立在之前作品的理论基础之上,思想深度和方法论也是如此。


图13 与导师多伊奇教授的时光对我的艺术观念影响深远


然而,在艺术的领域里,这样的规则并不总是适用。人类的创造力无穷无尽,尤其是在面对全新的艺术形式时,时代和技术的限制往往会使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许多假设和尝试都可能偏离正确的道路。这一点在我学习电子音乐创作、深入研读电子音乐艺术家约翰·凯奇的思想和经历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凯奇在作品《4′33″》中“不去控制”的艺术创作理念给予了我极大的启示。

在我之前的创作实践中,我与人工智能之间总存在一道明显的界限,例如在《未来前史》系列中,我并没有让人工智能自行渲染出丰富多彩的图像,而是在其基于“黑箱”生成的内容之上覆盖了一层艺术家的个人色彩。因此,携带着“非强制性控制”的新理念,我下定决心进一步拓宽探索的边界。在这样的思考下,人工智能光影作品《先知》应运而生,它不仅是对艺术和技术融合的一次尝试,也象征着在未来艺术创作中探索新境界的勇气和开放性。



图13《先知》陈天禅 2023年 人工智能交互光影装置 

400cm×400cm


作为一个极其独特的物种,人类从原始存在到依赖信息时代大厦的旅程不仅仅植根于物质能力。相反,它源于深刻思想的觉醒和自我意识的出现。人类对自我意识的思考可以追溯到哲学,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基本三元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心理物理学领域,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利用生物信号分析来量化人类思想的复杂性。然而,无论使用何种方法,人类“思想”的空灵本质都无法精确表达。在我看来,人类的思想境界就像毕达哥拉斯树一样,在有限的空间里无限延伸,在浩瀚的宇宙中闪烁着微弱而坚毅。
为了尝试捕获人类认知的复杂与多维,我与北京大学心理系的焦点解决实验室展开合作,采纳了生物识别交互技术。通过艺术化的人工智能算法,我精心设计了变化多端的光影变换,旨在模拟重现人脑的内在运作机制。用观众的生物识别信号为颜料,以人工智能技术为画笔,将人类灵魂之海涌动的波澜投射至实体宇宙,与幽暗的展览空间交织为一场壮丽的人机交响曲。

 

图14 《先知》设计制作部分过程记录

人工智能光影作品《先知》的诞生,意味着对自己先前逻辑方法论的深刻反思与重新审视。在这个项目中,我倾注了大量的资源、精力以及算力。与之前的创作相比,这一艺术探索的根本差异在于其更加彻底地削弱了人类主观认知与控制的作用。在《先知》中,人类的主体意识不再占据核心位置,而是被“转译”成人工智能可理解的电信号后再转化为艺术本身的基本元素。

这一模式下,人工智能解读不同个体在各不相同的时刻释放的生物信号,赋予无论是呼吸、跳动还是存在等每一个动作以独特的存在意义。通过将人类的角色降维至仅为观众乃至艺术作品的一部分,人工智能交互光影装置《先知》不仅仅是我在创作模式上的一次变革,更是对自己艺术概念的一次深刻解放。它挑战了传统艺术创作模式,促进了一种更为包容的技术与人性本质的互动,鼓励艺术家们在人工智能艺术时代重新考量人类介入的角色与影响。


人工智能光影装置《先知》创作完成后,我对探索人工智能在艺术中的潜能之旅意犹未尽,远未结束。人工智能重新塑造我们对创造力和表达方式的认知潜力激发了我继续拓展这一探索的渴望。这一决心源自于一种强烈的愿望,不仅要突破艺术的传统边界,还要探究人工智能如何能够将人类的想象力延伸到前所未有的领域。意识到人工智能既可以作为创作过程中的工具,也可以成为合作伙伴,激发了我思考自己创作旅程中的下一个突破。

在这一段深入的沉思与探索期间,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太空项目,结识了科技界朋友,我们之间的交流跨越了艺术、科学与技术的边界,从而诞生了我的“八荒”太空艺术计划。这个宏伟的计划不仅凝聚了我在人工智能艺术探索方面的心血,展现了人类、科技与宇宙相互联系并持续演变的动态,也象征着人类创新精神与技术发展所能触及的无限可能。将辽阔的太空视为一幅未被涂色的画布,实现与宇宙更广泛互动,勇敢地探索了艺术在银河尺度上存在和被赏识的可能性。

 

图15 旅行者号探测器上装载的金唱片

这一作品创意的灵感源自于Ted Jiang发表的一篇文章,“ChatGPT 是互联网的模糊图像”,其中深究了大型模型制造商如何依赖互联网信息训练他们的模型。这令我联想到数学研究中所讨论的“循环论证”概念,与依靠互联网信息训练大型模型所可能产生的结果紧密相关。在当今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被上传到互联网,人类区分真实与虚构的能力可能逐渐变得模糊,这对于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共同成长的新一代尤其如此。我意在提醒人们,这种现象最终可能导致我们的认知和知识体系陷入一个“向人工智能索取信息”与“用互联网训练人工智能”的循环论证之中。

在构思“八荒”项目时,我受到了我的导师的朋友,生物艺术家爱德华多·卡兹及其太空艺术项目的极大影响。卡兹教授的创作不仅开辟了艺术与科学交叉的新领域,也对传统艺术形式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将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庞大“信息茧房”的担忧,我突然灵光一闪:为何不循着卡兹教授的步伐,将我的艺术作品送入太空呢?


图16《八荒》陈天禅 2024年 人工智能装置 30cm×30cm


在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工智能算法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打破“信息茧房”困境的艰难。这种认识激励我将“八荒”看作一种别开生面的艺术实验:将作品从地球送往太空,将“八荒”的太空之旅转化为了一份独特的宇宙档案,艺术性地记录并反思了当前的科技环境,为艺术与科技的未来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八荒,极远之地也。是中国古代对于遥远之地的称呼,犹称“天下”。在过去人们对于天下的认知不过到达昆仑山麓或东海蓬莱,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人类已能目及133亿光年之外。以这个名字命名作品,不仅仅是因为在物理世界中它将乘坐火箭跨过“卡门线”飞向寰宇八荒,更是因为这件作品的创作思考和哲学冥想过程邀请我遨游于精神世界中的四海八荒。



图17《八荒》置于火箭头部内


图18 准备安装固定的《八荒》

“八荒”太空艺术计划的成功实施,扩展了我的艺术探索领域,深化了我对“人机一体”概念的认识。该计划将技术的应用提升至不仅仅作为创作工具的层面,而是构想了一个人与机器协同合作,共同创造新的表达方式和理解维度的未来。"八荒"的宇宙之旅象征着这一融合理念的具体化,强调了人工智能的作用不仅限于增强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更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旅程展现了人工智能如何在艺术创作中发挥其独有的力量,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新的艺术与科技共生的时代。


图19《八荒》发射现场


当我沉浸在这一系列尝试的反思中并向未来展望时,我感到被一股新的灵感所鼓舞,即在我的艺术实践中深化人类直觉与人工智能间的互利共生。"人机一体"的观念将成为我未来作品的核心思想,我渴望探索人工智能不仅如何模仿人类的创造性思维,还能如何贡献其独有的观点与洞察力。这项探索超越了简单的技术整合,它触及了在一个日渐数字化的世界里创作与感知艺术所具有的深层哲学意义。

在我对未来艺术创作的构想中,我设想了一个创新性的工作方法,其中人工智能算法的角色将彻底转变。它不仅将超越作为创作工具的传统界限,还将成为艺术家身体和思想的自然延伸。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物理层面,更深入到创意思维和情感表达的核心。人工智能的介入,将使艺术家能够接触和分析超出人类经验范畴的海量数据集,从而在创作过程中引入前所未有的视角和深度。艺术家们需要提高自己对于人工智能原理性的认知层次和知识水平,方能在人工智能时代将个人的艺术创造力隐入黑箱。



图20 正在穿越卡门线的《八荒》

 

结语

在艺术的领域里,“人机一体”并非终点,而是旅程的开始,它开启了通往无限可能性的大门,将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推向了一个全新的维度。这种结合不仅挑战了传统艺术的边界,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创作本质与表现形式的机会。随着我们对这片未知领域的深入探索,我将继续致力于挖掘人与AI之间合作的更深层次意义,通过持续的探讨与实验,不断推动人机交互的对话向前发展。

这一过程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体现,更是对人类创造力与机器智能潜力共同发挥的一种探索,旨在丰富并扩展我们对于将艺术与科技融合所能达到的新境界的集体理解。通过这样的努力,我期待开辟出一条艺术与技术共融共生的新路径,为未来的艺术创作与科技应用增加更多可能性。

 

 

 

 

陈天禅

Chen Tianchan

 

现生活工作于美国纽约,德国波恩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客座讲师,深澜AI中心艺术总监,人工智能艺术家,国际策展人,企业创始人。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苏世民计算机学院机器学习项目,阿尔弗雷德大学电子艺术系硕士、纽约大学数学系,伍伦贡大学数学系学士。

他的人工智能 (AI)艺术,数字影像,沉浸式空间和互动视频装置等在国际不同的展览展出,包括美国苏富比艺术学院,赫伯特·F·约翰逊艺术博物馆,罗伯特·特纳艺术中心,TSI 哈兰·斯诺德格拉斯画廊,德国波恩大学美术馆,中国国家会议中心,国家大剧院,浙江美术馆,江苏大剧院,石家庄美术馆,深圳大学美术馆,爱涛艺术中心,深澜AI中心,王小慧艺术馆等。

他的近期成就包括人工智能艺术作品《先知》和《无限极》分别荣获2023全球最具影响力人工智能艺术品榜首和第九位,入选2023雅昌艺术网最具影响力策展人榜单,美国大学艺术学会会员,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电子艺术研究所水印木刻技师,第30、31届国际版画博览会特邀嘉宾。2024年1月11日,他的太空艺术作品《八荒》成功进入地球轨道,成为人类首件作品实体登陆太空的人工智能艺术。

 

版权所有 2007-2024 中央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07-2024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