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7日至6月27日,我几乎每天都会在画室工作。双休日会连续工作12小时,不为别的,就是在画这张画,我对这张画入了迷。”
图1 创作中的陈琦与北冥
图2 北冥 纸本水墨 251cmx1050cm 2022
图3 铺满纸的工作室
《北冥》这件作品的尺幅非常大,有十多米宽,高度在两米六左右。挂在墙上画不太现实,因此我基本上是在地下,人踩在画面上来画,还准备了一双专用的拖鞋。
图4 枝叶 铅笔稿局部
可以看到图中的叶子,一开始的铅笔稿画得非常仔细。其实在我1982年上大学读书的时候,是画中国画的,因此我对中国画花鸟的白描非常熟悉,我是把那时候的童子功拿出来画这件作品。
图5 亭子 铅笔稿局部
在画亭子上的窗沿的时候,有一些像过去人画的界画,是需要打格子的,我以前也画过界画。只需要一支笔,一支筷子,一把尺子,就可以画的很直。那么为什么要这样来画它的结构?因为这么大的作品,如果没有预先对整个画面的结构、细节烂熟于心,画到最后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往下,或者说对画面的把握就可能失控。
图6 山石、树叶 铅笔稿
画中的山石细部、竹子枝叶都是一个一个地画起来的,包括其它的松树、虎壁石都是如此。随着里面的细节越来越多,我们可以看到,从最初的几根主脉,再到支脉生出的旁枝、叶子,尤其是叶子的主次关系、前后关系。这些如果不在前面的绘稿阶段确定下来,那么我在上水墨时就会进入到一个迷阵,那时候就需要花额外的精力来判断它的空间关系。所以,我在画的过程中是一步一步,往下推进,画得非常细致。
图7 人物 铅笔稿
这边有个小女孩,叉着腿的,很顽皮,可以说是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我其实花了很大的心思来画她,她是童言无忌、青春活泼的,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似乎要用自己的四肢去丈量这个世界,我会有这种感觉。尽管这个人物非常重要,但是在后边会提到,我上水墨时会有不同一般的想法和处理。
一旦铅笔稿完成,确定了这些关系,就到了上水墨--也就是创作的另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与前面画稿子截然不同,它既有前后的演化关系,但又是完全不同的创作状态。
图8 积墨(一)
大家可以看到,我在这儿就开始上水墨了。很多同行或是一些朋友,看了这些作品觉得很有意思。在我的水墨作品中,强烈的墨迹和水渍是非常明显的视觉特征。其实一个艺术家找到自己具有标识性的视觉语汇非常不容易。因为我是做水印木刻出身,对痕迹特别敏感,做水印时,常常会留意木板留在纸面上的痕迹。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痕迹很有意思,它其实是自然形成的,也就是在我上颜色的时,用水把墨冲开。而墨实际上是极小的微尘和水融合在一块,是流动的。在较短的时间内干了的墨迹就不会这样,正是因为有很长的时间让水分慢慢蒸发,它会在墨迹的边缘会形成一条线,这些线完全是自然的,是没有事先设想的。
图9 积墨(二)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件作品的塑造上我是多么地喜欢用水。我特地拍这张图片正对着我工作室的门,能够看到在纸面上已经形成了小水洼,可以把画外的门都倒映出来。同时,因为纸面有大量的水且分布不均,有水的地方会让纸膨胀,没水的地方还是纸原来的形状。如此一来,纸面就会形成非常自然的褶皱,不是那么平整。曾经我做一些作品,就如同人穿衣服一样,要得穿干干净净,领口熨烫得笔挺,后来我觉得不对,觉得纸就像我们的身体,它有自己的结构。这种结构受到了风、雨的浸润,就会和自然产生很亲密的关系。我想这种关系不需要刻意去熨烫、抹去。因此现在展览这些作品的时候,就是用磁铁吸住固定。纸张不是那么平整,像波浪一样,像在很自然地呼吸一样。这是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它的形成理念。
图10 积墨 (三)
现在可以看到这些积墨边缘的痕迹渐渐出来了,这张图片是我第二天拍的,有的地方是到了四天以后才完全干透。画中那些看着非常浓郁的颜色堆积,就是过了好多天才干的。
我特别迷恋这种弯弯曲曲的,像海岸线一样的,与风和气温有关的,与水有关的自然的痕迹。这样的痕迹我想是自然赋予我的,让我们产生一种想象。在绘画艺术中,艺术家设定的主题或者表达的对象可以有很多,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我们使用这些工具、材料的行为,常常会产生一些预想不到的痕迹,这些痕迹往往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惊喜。
图11 竹林 过程
你们知道这片竹林是怎么画的吗?这块儿也是很有意思,看上去这片竹林感觉非常丰富,实际上只画了两到三遍。第一遍画竹叶,第二遍画竹叶缝隙里的灰色,第三遍在里面再提炼竹杆,和其他深处的叶子,看着满纸的竹叶,画它需要极大的耐心。在画面刚起步的时候多是这样,有些像人的成长,刚开始还未成熟,稀稀拉拉的,没有形成一种关系,画面彼此之间是割裂的。有的时候我看这些竹叶就像鸡爪子印一样。不同于其他绘画从浅到深色一层一层叠加的步骤,我常常是把深浅分隔开来处理。也就是,浅色的叶子和深色的叶子分别调色和作画。
图12 枝叶 过程
包括亭子也是这样,按照它的亮度一层一层来画,可以看到我上颜色都是局部,然后在上色的过程中寻找它的变化。因为前面已经有了非常详细的画稿,所以我上水墨几乎可以不用再去考虑画面的结构、空间关系,只是迷恋于水渍、墨迹在画面上形成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会引导我第二天的工作。因此我做这些创作时完全没有预设,这件作品画到什么样才算结束,要画到什么样的效果?没有设计。我不会事先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哪怕作品的完成时间,同样没有设定。
图13 亭子 过程
我自己在这样一个创作的过程中非常享受。在这个过程中,生命是属于我自己的,我在完全地享受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我能够这么长时间投入到创作中来的原因。在这里,我放了这么多的图片,不断地给大家分享,正是这些东西让我迷恋。
再比如木质亭梁上的颜色,在当时上色的过程中,尽管用的是同样的颜色,但因为纸已经形成了褶皱,墨色在低洼的地方堆积,会形成一种不同的关系。用视觉构成的原理来讲,画面随着上墨、堆积不断地构成新的关系,这种关系又被第二天的内容打破,形成另一种新的关系。所以在作画的过程中,我不断的会有一种过山车般的体验。
图14 积墨(四)
这里是“水”的部分,可以看到这些水是如何形成的。如果单纯看展览的话,是不知道怎么画出来的。在做这些颜色时,我们能够看到它们不是很深。但因为水非常的多,颜色就顺着纸的结构形成了像水渠、湖泊一般分布在这些地方,甚至能够看到有水路连到了地下。像这些地方可能要三四天才能够干透,干了以后就会形成这样的效果。当我们走近看、仔细看,有些地方是如此浓烈,黑的发亮,它有这么浓的密度,但它同时又是水,会在视觉上形成一种极有力量的反差。
图15 积墨(五)
图中可以看到很多铺开来的水,很漂亮,也很抽象。有的时候看这些作品很有意思,当你细看某些局部时非常抽象,而拉远以后又非常写实。观看这件作品,它没有一个视觉中心,似乎每一个局部都能够看到有意思的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视觉构成关系。像这块儿,一片片画出来的瓦片,因为纸已经有了褶皱的结构就会形成这些痕迹。
我也特别喜欢这种感觉:墨色堆积在那儿,经过水的冲洗后,有些像雨水过后大地的河床,很多小溪流汇集一块儿形成了很特别的急流,这种急流我觉得是水墨里独有的,是极有质感的。
图17 叶子
当然,这块画的时间非常长,也正是因为不同地、一层一层地画;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画,回过头再看这个部分的时候,你会觉得叶子好像在空气中抖动,它不是静止的,会有一种动感。这种动感如何形成?事实上每画一片叶子,它都会形成一块儿自己的水迹和特征。当很多个叶片在一块儿时就会产生共振关系,形成一种节奏,在我们的视网膜上产生很奇妙的反应。
中间的迎春花,先是画叶子,也不只一种颜色,有深有浅,画完这层后我会画下一种颜色。我们看到它有些地方因为有积墨的存在已经不是二维的平面,而是有起伏的三维空间。并且这三维空间不是由我来掌握的,不是我要把这块儿画黑,是因为纸张褶皱形成的低洼,水就自然地流向那儿,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在我之外的自然的关系。
图18 石头
这块石头其实画得很伤脑筋,因为首先要考虑整组石头的大结构。在大结构上又是每一个局部的小结构,小结构复重大结构的同时,还不能让它和周边脱节。要注意整个表达中最重要的是自然的整体,而不是局部。
今天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图片是因为我有个习惯,在每天工作完以后,会把当天工作的图片拍下来。当时我拍照并没有其他的想法,仅仅是作为记录,但后来发现这些记录还是非常有意思。有的时候画了一天回家,感觉是比较沮丧的,觉得画的不好。但是晚上吃过饭、散完步,再看看手机上的图片,觉得还是蛮好看的,这就很有意思。人的在场和不在场,感觉是不一样的。在这样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地出现一种自我的对话,自我的肯定,以及自我的否定。肯定的时候很高兴,否定的时候还是比较沮丧,毕竟画的周期很长,也没有设定它的结尾,所以不知道最后是什么样,就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图19 树木(一)
但是我们也能看到随着图片一张一张地翻过,画面越来越丰满、层次越来越丰富。画这一处的组织关系是非常难的,树的主干是通过天空淡墨的渲染留下的白色,略深地勾勒了一下,其实很简洁,但它有空间。在这些空间处理上,我会花很长的时间来思考,因此画的过程中不是一直埋头在那儿动笔,可能画一点时间歇一下,差不多半个小时会停下来看一看,甚至我会故意刷刷手机,把自己从这个情景中抽离出来,再回来时会有一种新鲜感。
我觉得这是重要的,尤其是长时间做一件作品的时候,始终跟画面保持一种陌生感、新鲜感。没有这种新鲜感,可能就不会有激情,我觉得画画的时候一定要有激情,而这种激情就是不断地跟它建立新的关系,对它产生新的认识。前边提到,我没有这张画的小稿,也没有既定目标,纸面给我的反馈是反向的作用力,正反之间,我在绘画的过程中就是一种与纸面(自然)的交互。
图20树木(二)
这块儿树木在现实中是很茂密的,但是如何用最精炼的方法概括它?还能够表达它旺盛的生命力,又不失水墨的语言是需要考虑的。这片树木看上去很随意,但实际花了很长的时间,确实画的时候一直在思考,包括上面的树枝是留白的处理。
另外还有个特点,我的很多水墨画,铅笔印迹都是保留在上面的。我记得第一次画水墨是一幅巨大的百合,画完以后我是专门买了最好的橡皮泥,小心翼翼地把上面的铅笔痕迹擦掉,后来我发觉这样是不对的。在画面上我应该忠实地把所有信息原汁原味地保留,包括后来更大的画,连铅笔打的格子都保留下来。因为我觉得这些痕迹真实反映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最宝贵的原始信息,甚至有画错的地方,某种角度来说,这才可爱。不是只有打扮得干干净净才是很好的作品,“真实”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后来这些画真实到什么地步?因为它特别大,在我的工作室纸是从墙头一直铺到门口。
有时一些朋友来访,大门打开以后很自然地就踩上去了,还以为是地砖,后来才发现是画,他们很抱歉。我说确实是像地砖,一块一块的。他们一开始很不好意思,我说没关系,鞋印在上面也挺好。后面如果你们发现我的画中有鞋印也不要奇怪,是画的过程中自然留下来的痕迹,也不会刻意地抹去。
图21 水中倒影 (一)
我画这块儿水中的倒影时特别兴奋,尤其是太湖石的倒影,我在思考如何把这些倒影镶嵌在自然的水渍中,这种水渍就像朱熹所说的“天光云影共徘徊”,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就很大,同时还有树的影子交织在一块儿,非常有意思。
当画到这个地步,画面已经比较丰满了。我有一台升降机,经常站到比较高的地方来看画。后来发现蛮有意思,当我站在画面前看和跟它有一段距离再看,是不一样的,有时这两者的交替会产生很美妙的体验。
像刚才的松树也是很有意思,是不是感觉特别丰富?当我们仔细把这些绘画元素拆解,其实也就是几种组合。但这几种组合也确实把松树的结构、松叶的锋利,如刺一般地表现出来了。
图25 松树
图26 碑帖
正是这些东西让我在绘画过程中觉得特别有意思。这儿的园林墙面也是,经常会有碑帖,我也会在画中把它写出来。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工作方法:先写里面的字,再填充背景。填背景的过程也是一样,让这块自然的痕迹保留下来,就好像是有莫名其妙的东西一下子闯入到画面中来。下面这张图则是我特别喜欢的窗,很有意思。
图27 窗
“昨天上9:30到工作室画《狮子林》,目前在长廊部分第二遍,效果愈来越好,感觉快到‘拐点’了。
‘拐点’是我在创作过程中一个节点,即到达作品创作的最后一个阶段入口点,从这个点开始,今后创作过程就会变得无比顺畅愉悦,因为大的效果已呈现出来了。”
2022年6月15日
像这么长的作品我大概有5件,现场这件还不算大的。我画过《故宫》(北京)、《天上人间》(苏州)、画过《片石山房》(扬州),而现在在画长城。画这些水墨作品我都有一个心路历程:一开始雄心勃勃,这个阶段往往是打铅笔稿,当铅笔稿打完上水墨的时候就进入了焦灼的拉锯战。再后来是每天硬着头皮,尽管我们现在看这些图片是一种审美欣赏,但是每天10个小时待在那儿,有的时候就是硬着头皮往下画。就像刚才说的画竹子,画灌木,画松叶,也是一片一片地,一开始看不出效果,只能是硬着头皮一点一点往下画。就像我日记中所写,总有一天会到“拐点”的。
图28 铺色过程 局部(一)
这个节点一旦到达,后面的过程就是完全的享受。你会觉得每天画面都越来越饱满,越来越精彩,因为前面大量的时间和工作像是在搭建舞台。当拐点到达的时候,就是高潮的开始,就是在舞台上进行激情的升华。我常常提醒自己,往往这个时候很容易得意忘形,得意忘形最大结果就是画过了。画过了比如“僵”,或者原来的画面有着无比宏大的气场,会因为抠细节变得越来越拘谨。画面本来有很丰富的想象空间,会因为你的深入变得越来越小。
图30 窗
在我注意到窗子里这些细小的变化关系时,就开始抠这些细节。这时我就会提醒自己一定要小心,因为它是真的很吸引人,一下子会把你吸进去,等画过了就晚了。
所以,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时候停?这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我有一句解释叫做“恰到好处的戛然而止”。每次到了拐点的时候,我往往觉得距离结束可能还有一个多月。记得我在画故宫时,总觉得还要画很长时间,但是突然有一天,走到画前觉得,今天就结束了。这是一种极长时间的工作带来的体验,我想也是艺术家的一种成长。
到这里画面已经大体形成,画面越来越丰富。先前提到画中有个非常重要的视觉形象,就是小女孩。作为整个自然景观中的人物形象,一般来讲都会着力刻画。最初我也是这么想的,在画她的铅笔稿时,不论是头发的发饰,衣服的结构,还是运动鞋的鞋带都画得非常仔细。
图32 小女孩(起稿 至 完成)
但是,我在画的过程中开始意识到,我不是只为了画这一个人,或者说这张画里没有一个主体是必须要完整表达的。我真正想要画的是大千的世界,她不过是大千世界里的一个要素,所以后来我有意识地要把这个人物画得虚幻。什么是虚幻?融化在空气中,如梦幻泡影。
再往深处想,我们的一生相比于那些更为长久的物态而言,仅仅是走过一场,在这个长廊里走过的人会很多,而我们不过是某个瞬间的影子。因此这样的处理让我的创作理念更加一致,没有刻意画她,仅仅是让她的轮廓显现出来,包括从地面水渍的表现到人物的身上,感觉像是融为一体的。
图33 画中彩蛋
当快画完的时候,我埋了一个彩蛋,是什么呢?是我儿子上解剖课,有关视觉神经系统的笔记。当我有一天翻到这儿的时候觉得特别有意思,尽管不知道它的含义,我想把它画在墙面上也是合理的,因为在墙面上常常会有一些笔划、图形。当我画上去以后,它就跟那边的小女孩形成了一种关联。这种关联存在于真实的人物形象与抽象的神经符号之间,像是从另一个空间看着小女孩,这两个空间就有一种维度上的跨越和联系。就像《庄子》的故事,究竟是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呢?
人言水墨好味道
正如我前面所说,这些都是在我创作过程中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种回馈,感觉是一个神来之笔,事先根本没有想到画它。另外,我也在画面中加入了一些私货,比如这里写道:“人言水墨好味道”。提款是我自己的名字,隐含在里面,这可能也是艺术家画画过程中俏皮那一部分。
图片图35 悬挂起来的《北冥》
图36 悬挂起来的《北冥》
再往后是在工作室,画完以后将它悬挂起来的场景。也只有这样,我才真正看到这张画的大观、气象。
回到主题,为什么是画园林?我曾经画过不少的园林,有《天上人间》(苏州),也画过《片石山房》(扬州),现在这张画是同样来自苏州的狮子林。我在江苏生活了很长时间,对南方的园林非常熟悉。起初我不是非常喜欢园林,仅仅觉得它就是花园的概念,或是一处景色的缩影。但是后来随着我对园林的不断思考,渐渐有了一种认识上的升华:
“中国的园林不是西方花园的概念,而是人与自然或是中国哲学观的建筑表达,其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营造人在天地之间的心灵居所,枯石山水,碧水丰鱼,阴晴圆缺,月影婆娑皆非孤立而有密切的内在关联。所以好的园林并不以占地面积多寡为胜而是在造园过程中设计师或园子主人在哲学上的体悟以及对造园诸多材料的娴熟运用。”
“我意识到,那些园林不仅仅是主人释放性灵之场域,也是中国人安心立命的寓所。其体量不在于大小,而在于营构。
我不会将其看为一个建筑景观抑或供人观赏的花园,这些园林的空场给我提供了一个对中国哲学理解与表达的路径与窗口。在画的过程中我似乎在与天地对话,并在画面营构一个能够将自己安放进去的生息空间。”
——摘自陈琦回忆
这张作品为什么叫“北冥”,而不是用“狮子林”作为名字。不提园林本身,而是引用庄子写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是中国艺术最重要的一个思想源泉之地,它对中国艺术的影响非常之大。在这里选择“北冥”是不言而喻的,我不是在画园林,而是在画一个有关天地、宇宙的大景观。
这一片水域难道就是一个小小的池塘吗?它对一个微生物来讲,不就是一片巨大的海洋?真的有鲲鹏那么大的鸟吗?当我们换一个视角,一只蚂蚁可能就是一头巨兽。因此,艺术家的生命体验和开合度至关重要,取名《北冥》也是后来灵机一动想到的,我觉得这样可能会更加有意思。
最后我想用一段话作为结束,是从徐复观的思想中提炼出的话语:
“一个艺术家最基本的也是最伟大的能力,便在于能在第一自然中看出第二自然,而这种能力的有无,大小,是决定于艺术家能否在自己生命中升华出第二生命,及其升华程度。”
——陈琦
艺术家简介
陈琦,1963年生于南京,198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博士学位;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研究生院院长。教育部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馆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参展艺术家。其作品连续获得第七、八、九届全国美展铜奖及优秀奖,第十三届版画展金奖及第五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优秀作品奖。
重要个展:
“@武汉2022·无去来处:陈琦”(湖北美术馆,武汉,2022)
“别故与共生:陈琦2019个展”(艾米李画廊,北京,2019)
“陈琦格致:一个展示和理解的实验”(德基美术馆,南京,2018)
“印痕与复数——陈琦个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18)
“陈琦的时间:1983-2016”(半岛美术馆,上海,2016)
“时间简谱——陈琦艺术作品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2013)
“陈琦木刻”(杜伦大学东方博物馆,杜伦,英国,2008)
“陈琦水印版画第一回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93)
重要群展:
“集成——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版画展”(金鸡湖美术馆,苏州,2022)
“版画的指向——势象版画收藏展”(势象空间,北京,2022)
“峥嵘印迹——江西版画展”(江西省美术馆,南昌,2022)
“致意——从未消失的黄金时代”(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2022)
“五色斑斓——中国套色版画四百年大展”(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2022)
“万重山——2021中国水墨年鉴”(北京安美术馆,北京,2021)
“醇境之源——麦卡伦艺术体验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2021)
“青年精神——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湖北省美术馆,武汉,2021)
“共生的力量——2021国际水印木刻版画邀请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2021)
“2021中国启东国际版画艺术中心全国版画名家邀请展”(启东国际版画艺术中心,启东,2021)
“首届国际数字版画艺术大展”(长沙师范学院美术馆,长沙,2021)
“第三届‘界’——全国版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淮安市美术馆,淮安,2021)
“片石山房——沈勤 · 陈琦作品展”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21)
“中国园林‘多维度’系列展——窗,园林的眼睛”(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2021)
“平板向度:从纸面到虚拟的视觉艺术”(浙江美术馆,杭州,2021)
“黄河·熔铸民族精神”艺术展(济宁市美术馆,济宁,2021)
“唯物思维——中国当代材料艺术国际交流展暨首届国际当代材料艺术双年展”(清华大学美术馆,北京,2021)
“巨川雅集——辛丑水印版画年度展”(目异空间,北京,2021)
“移动的理想国·形影”(798艺术工厂,北京,2020)
“纸上谈缤——中华纸文化当代艺术展”(浙江美术馆,杭州,2020)
“2020亚洲数字艺术展”(时代美术馆,北京,2020)
“繁花似锦——中国国家画院创研新楼启用特展”(中国国家画院创研新楼,北京,2021)
“致敬传统 ——当代纸艺术作品巡展” (今日美术馆,北京,2020)
“‘Re-睿’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及巡展”(威尼斯,意大利,2019;嘉德艺术中心,北京,2019)
“生逢其时——小林敬生 & 陈琦作品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19)
“共同空间——后非遗时代的大运河叙事”(时代美术馆,北京,2019)
“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浙江美术馆,杭州,2018)
“第四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自——沧浪亭‘当代艺术邀请展”(金鸡湖美术馆,苏州,2018)
“我在——2017中国版画艺术工作室联盟作品展”(广东美术馆,广州,2017)
“2017上海国际版画展”(上海中华艺术宫,上海,2017)
“沈勤、陈琦:零度”(亚洲艺术中心,台北,2016)
“中国当代版画名家文献展”(中国版画博物馆,深圳,2016)
“沈勤&陈琦作品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15)
“后印刷——第一届CAA国际版画双年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15)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14)
“我在——中国版画艺术工作室联盟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2013)
“水·印·象——第十一届‘姑苏之秋’当代水印版画邀请展”(苏州美术馆,苏州,2012)
“观城——国际版画邀请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11)
“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展”(法兰克福当代艺术馆,法兰克福,2009)
“神奈川国际版画艺术节——日本当代版画和战后50年世界脚步”(横滨美术馆,横滨,1995)
公共收藏:大英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英国)、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英国)、苏富比艺术学院(英国)、欧洲木版画基金会(英国)、克利夫兰美术博物馆(美国)、纽约公立图书馆(美国)、福冈美术馆(日本)、维也纳青年美术馆(奥地利)、中国美术馆(北京)、上海美术馆(上海)、广东美术馆(广州)、湖北美术馆(武汉)、浙江美术馆(杭州)、江苏省美术馆(南京)、苏州博物馆(苏州)、深圳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深圳)、青岛美术馆(青岛)、德基美术馆(南京)、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 上海 | 台北)
著作出版:《陈琦木版画集》、《1963》、《时间简谱.陈琦1983-2013》、《刀刻圣手与绘画巨匠——20世纪前中西版画形态比较研究》、《中国水印木刻的观念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