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创动态
Latest News
青年艺术家访谈 | 王海迪——“技术贯穿在版画创作的始终,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版画创作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来源: 广东省现代水印版画研究院 时间:

青年艺术家访谈


水印版画作为中国独有的版画艺术形式,它的传承和发展需要青年版画艺术家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因此我院将推出系列青年版画家的艺术访谈栏目。这些青年艺术家在水印版画领域里有着各自的艺术特色和成就,栏目以访谈加作品展示等多角度呈现出当代青年版画艺术家对于现代水印版画创作的思考和感悟。

 

作品欣赏

 

作 品

 

图片
《芭蕉弄叶》 水印木刻 
45x135cm  2020年

 

 


细节图

 

 


《北冥——落木》 水印木刻 
90x270cm  2020年


 


细节图


 

《芭蕉弄叶——滴翠NO.2》 水印木刻 
80x180cm  2021年


 

细节图

 

 

《觅·答谢中书书——其一》 水印木刻 
120x30cm  2018年

 

 

细节图

 

细节图


 

《觅·答谢中书书——其三》 水印木刻 
47x47cm  2018年

 

 

 

《觅·答谢中书书——其四》 水印木刻 
47x47cm  2018年


 


《显线-文文莫莫》 水印木刻
40×267cm  2018年

 

 

创作随想

《芭蕉弄叶》系列,芭蕉叶肥枝大、须根迸发、冬枯春生,生命顽强。在诗人眼中,芭蕉忧愁、是离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佛家眼中芭蕉是空灵:“当观是身,犹如芭蕉,热时之焰,水沫幻化。”在画者眼中芭蕉是“绿天如幕”、错乱叠加的空间之美。 《芭蕉弄叶》这系列作品基于芭蕉的自然形态,与残破碎片及线性的“拱花”语言结合。 将现实存在与虚空幻想相勾联,重新去诠释芭蕉的空灵美感。

《北冥》这组作品我将残破的碎片、玉簪花叶片、沙漠三种物象结合,碎片又似滴冰形 态漂滴于纸面,无序游荡,构建出一个虚幻、神秘的空间,通过这三种物象暗喻人与自 然的关系。作品以水印木刻这一传统的方式呈现,将传统水印版画中“拱花”技法融入 到画面中,并转化为独特的印痕语言。刀刀刻痕通过马连压印滴于纸面,时间、情思融入每一根线条条之中,将时间的化为另一种视觉语言呈现。

《觅·答谢中书书》这组作品我选择了站在俯视角度,对山川重新解读。拨开山体的表象,深入其构造之中,重新组建。通过线与线的交错,面与面的叠加,来获得心理情感与物体结构的和谐同一,并营造出宁静平和的气息。这时山的形体早已不再重要,而重要的是沉迷于山川绵延结构的内心情感的激荡,从而得到一幅似山非山的内心情绪景象,时而紧密、时而平缓、时而绵延。即是将一个具体事物的无限放大,又是将一个一个全景式的风景进行了极致的浓缩。、

《显线》这系列作品,偏向于实验性的创作。欲以水印版画中“白拱”技法呈现出空灵、 幽淡、茫茫的空间。在印制过程中施以淡墨减版方式,层层压印,使“拱花”这一语言更为凸显。

 

创作手稿

 



作品分版

 


 

刻版过程

 

 

作者访谈

问:你的创作思路如何形成的?
王:作品风格语言的形成往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我的创作而言可能受到很多潜在的因素影响。比如说在本科研究生其间所教授我专业课的老师的影响、生活的环境氛围、不同阶段的所思所想、对某种图像样式的执迷、以及水印版画技术方面条件限制的挑战。一种绘画语言形成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我在接触水印版画之前经历了四年本科版画的技法以及观念的学习,风格语言的形成可能在那时就已经埋下了一颗种子,最终在研究生期间的水印版画作品中得以显现出来。

问:在你的作品中版画技术和你作品的思想表达有怎样的联系,请举例说明。
王:间接性与印痕是版画最主要的特性,是其它绘画种类所不具备的,正因如此技术在版画创作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分门别类的版画技术也影响着最终的版画作品的呈现,好比说水印版画技术无法达到石版画中细腻的颗粒效果;水印版画无法做到铜版画中整齐的排线组织;木版油印套色无法达到丝网版画中丰富的色彩变化;技术贯穿在版画创作的始终,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版画创作带来了一定的限制,也因此我在创作的过程中会考虑到我的构思想法如何能够通过水印版画来呈现,会在特定的情况下借助水印版画技术能达到的效果下去完善自己的创作构思并灵活转化。就好比我在作品中拱花技法的运用,起初是无意间发现自己的所刻制的印版能够印刷出拱花的效果,在经历反复的试验中将拱花融入画面之中转换为独特的视觉效果,使得作品的印痕语言以及画面中的形象更加丰富耐人寻味。

问:你认为艺术家作品中鲜明的形式语言重要吗?为什么。
王:古往今来不论国内外艺术家无不重视作品语言的鲜明性,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波提切利的作品追求富于线条节奏、精致明净风格的画面,而达芬奇追求的是精准的结构比例、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中国传统艺术也是如此,明代画家董其昌所创南北宗论将中国山水画风格语言进行性了系统的划分,由此可见艺术家对鲜明的艺术语言的重视程度。对于水印版画而言更是如此,即便在古代水印版画只是作为图像信息传递而产生的一种印刷技术,大多数用于书籍、文教宣传的印刷物,但对于不同形式语言的追求仍是可见端倪的,古代徽派出版的印刷物中细腻的刀法组织与建阳粗旷的刻制印刷形成了明显的语言风格,现代水印版画在多元的技法、观念影响下也呈现出更多的语言面貌。鲜明的艺术语言如同我们外在视觉形象而最核心的是我们的内在的思想与观念,两者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情况下相互转化。

问:版画作为一种媒介,你怎么看待水印版画在当代艺术下的存在方式,在你的作品中又如何体现。
王:水印版画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技术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从技术层面来说水印在古代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算得上是当时的高精尖技术。虽然如今这种信息传播技术被现代的数字媒体所取代,但其自身的艺术语言的独特性是很难被抹刷掉的。在多元、多维度的当代艺术中,艺术表达的承载媒介方式有很多种,而水印版画语言自身所带有的东方韵味是其它版种很难达到的,我想这也恰恰是我们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在当代艺术的背景下去借助水印版画的的优势去传达我们的艺术与观念可能是我需要思考很久的一个问题,但我想只有坚持做下去才能从中获取答案。

 



王 海迪
1993年出生于河南,现居于北京
2016 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202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版画系, 获硕士学位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

参展经历:
作品入选“第二十三届全国版画作品展”、“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川对话——中国·德国版画作品联展”、“2018大道有痕—中国金陵百家展(版画)”;“江苏大剧院2020年青春飞扬版画展”;“国家大剧院2020年版音·版韵版画展”、“第五届青年版画展”、“德国哈内姆勒中国青年版画展”;“版画 100——2016 年度收藏作品展”;“首届国际学院版画展”等。

获奖经历:
2018 年,作品《觅· 答谢中书书 其一》获“大道有痕—中国金陵百家展(版画)”,典藏作品奖(最高奖),并收录于《中国美术年鉴 2018》,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编,ISBN 978-7-50396810-5,文化艺术出版社。
2020 年,中央美术学院优秀毕业创作奖。
 
收藏经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国家大剧院、中国版画博物馆、黑龙江美术馆、深圳画院、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 江苏省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

(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版权所有 2007-2024 中央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07-2024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