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好!我是程国亮,来自江西师范大学。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学校,江西师大肇基于国立中正大学,成立于1940年,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学校坐落在美丽的瑶湖边,它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整个校园是没有围墙的,而是被一条美丽清澈的河所环绕。欢迎在座的各位老师有机会到我们学校去传经送宝。
图1 江西师范大学
我再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美术学院。我们的美术专业创建于1951年,1985年成立美术系,2001年更名为美术学院,它是名副其实江西美术的摇篮,换句话说就是江西的“中央美术学院”。学校美术专业开设之初就有版画课程,版画系是两年前设立的,最早的版画老师叫做康庄,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来到江西,他同李桦先生是老乡也是非常好的朋友,是一位革命的老版画家。
虽然学校长时间没有成立版画系,也只是从大三开始才有版画选修课程,但仍然培养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版画家,像我们的老院长万国华教授,还有大家非常熟悉的钟曦教授,都是从江西师大走出来的。这里我也顺便提一下,我们江西许多版画家之所以能成为版画家,其实跟中央美院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都是原来在地方上做版画做得不错,后面到中央美院进修或者访学才取得更大的成就,像万国华、钟曦、陈一文等我省著名版画家莫不如此。
图2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我们版画系在2019年正式挂牌成立,目前条件还是比较好。专业教学和中央美院等专业院校的教学区别非常大,我们的目标定位不是培养版画家,而是为中小学培养在版画专业方面比较优秀的教师,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大一、大二阶段学生是不学习版画课程的,而是学习油画、国画、书法、设计、手工等大量中小学美术教学需要的技能课程,到了大三才开始进入版画专业课程的学习。
包括我自己,之前也不会水印版画,是2018到2019年来央美访学跟陈老师开始学习水印的,19年下半年回去正好这个学期没有安排水印课的学习,准备好了第二年上半年要上的,但突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尽管我们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版画的时间比较少,但创作的版画作品还是非常棒的,大家可以简单看一下:
图3 2021年第四期《美术》杂志封面
这是我们本科生王慧敏大三时候做的作业,作为今年第四期《美术》杂志的封面被刊登出来的。这个在我们整个学院教学的历史上是没有的,包括老师的作品作为封面刊登也极少有。这些是我们今年毕业学生的创作作品,有黑白也有油印套色的。
图4 学生创作作品之一
接下来就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创作,首先是《风物志系列》。我画中的这些器物都代表着一种东方的生活方式,其中也蕴含丰富的情感,同时在这些器物背后有着高超的造物智慧。我想把这种东方器物的美和独具中国东方审美的水印版画美尽量完美地结合起来。但做这些作品,是作为水印的技法训练开始的,作品也大部分是我在央美访学期间做的。
图5 《风物志系列——老布鞋》 98x98cm 2018年
这种布鞋大家都非常熟悉,但这双鞋对我本人来说有特殊感情!我小时候穿的基本都是这种鞋,我妈妈是做鞋的高手,她能从我们兄妹的眼神里知道我们急着想穿新鞋,所以总是加班加点为我们赶鞋子。我们对鞋的认知与情怀,体现在颜色与造型上,这与西方和少数民族的鞋子是截然不同的。
图6 《风物志系列——毛笔》 48x90cm 2019年
这是大家常见的毛笔,我特意选了一支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物、最朴素款式的毛笔入画。毛笔的发明是伟大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东方文化的代表,而它的材质、造型也是东方造物自然、朴素美的集中体现。也是在做这件作品的过程中发现了竹子斑点的美,才有了我现在尝试做的《斑竹》系列作品。
图7 《风物志系列——烟筒》 98x98cm 2019年
在北方这边它叫做烟枪,但在我们老家那边叫烟筒,这东西对我来说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我父亲直到现在还是用这个抽烟。小时候家里很穷,我父亲花了很长时间的积蓄去做了杆,我母亲性子急,觉得他劳动时老是停下来抽旱烟,误工又费钱,争吵甚至打架也多是由此引发,结果我妈气一上来就用刀砍了它,如此往复已记不得多少回了!我发现这玩意制作精美、造型也很有特点,时间久了竟然能产生包浆,黑里透红。
记得19年小林敬生先生来陈琦老师工作室看我们作品时,当这件作品还没展开的时候,我觉得小林敬生先生是不太在意的,而当作品完全展开后,他是掏出眼镜看了又看,并当场给予了高度评价。越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说明这种作品还是能打动世人的。而正是他的认可让我坚定了今后做《风物志系列》作品的决心。
图8 《风物志系列——斗笠》 98x98cm 2019年
斗笠也是我非常难忘的东西。这件作品做完发在朋友圈时配了篇文章,是关于小时候父亲给我编了个超大斗笠的回忆,许多感动汇集于这件作品。
图9 《风物志系列——墨斗》 98x98cm 2020年
墨斗一般是木工用的,大家别小看这玩意儿,春秋时候就有了,它的发明太了不起了,它是我国古代对两点成一直线几何原理的实际应用,造型也很有趣。
图10 《风物志系列——刨子》 98x98cm 2020年
这个刨子,也是木工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去年看“故宫六百年”展览的时候,展柜里就陈设了这东西。边上有游客看到说这个东西太亲切了,这让我再次坚定了把这个系列做下去的信心。
图11 《文化经纬》 120x77cm 2019年
另外还做了些别的,就不一一罗列了。这是在上届全国美展里入选的作品《文化经纬》,这件作品的产生要特别感谢陈琦老师,一开始我把表现古书的草图给陈老师看的时候,他就给予了肯定,说表现这类东西的作品很少见,但起初作品的构图完全不是这样的,是陈老师告诉我要像对待山水那样来表现。
接下来我要谈谈最近创作的作品。
图12 《竹 · 境系列一》 198x98cm 2021年
这是参加本次展览的《竹境》系列之一,前面说过在创作《风物志系列——毛笔》时发现竹子上面的斑点很美,也有着绘画天然的大小、疏密、虚实等变化等构成元素,所以决定做一系列。
我家在鄱阳湖附近,湖边的芦苇是我最爱的风景,尤其是秋天风吹过那成片芦苇的时候,芦苇之间摩擦发出的声音,让我着迷,我试图在作品中把这种感觉表现出来,这是《芦之声》系列一、二。
图13 《芦之声系列一 》 198x98cm 2021年
图13 《芦之声系列二 》 198x98cm 2021年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在《芦之声》系列作品创作时,在尝试一种新的版画创作理念。大家看这两件作品是用同一套底版印出来的,但天空的大雁组合是很不一样的。这些大雁,我先用古代饾版的方式刻出一个个模子来,然后再用古代捺印的方法把它们印出来,施印的位置机动、随意,以达到每张作品的大同小异,每张是绝版的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绝版,这种作品以后还可以在展览中让观众参与进来捺印,增加作者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当然这个想法还需要合适的机会来实现,也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多提意见或建议,谢谢!
程国亮
Cheng Guoliang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致力于推广中国当代水印版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