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创动态 / 创作研究
研创动态
Latest News
央美新书 | 于洋 主编《新中国诞生——大型主题美术创作研究》
来源: 创作研究 时间:


 


       “对那些为了新中国诞生而奋斗拼搏甚至流血牺牲的人们充满无限的崇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繁荣富强、百姓幸福安康感到由衷的自豪,于是,我怀着这种崇敬与自豪用画笔描绘新中国的诞生。”


——唐勇力

 

 


唐勇力 《新中国诞生》 480×1700cm  2015年

 


《新中国诞生——大型主题美术创作研究》


于洋 / 主编

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

广西美术出版社新书《新中国诞生——大型主题美术创作研究》主要从历史背景、创作背景、历史图像与创作心迹、众家评说四个方面,对唐勇力的《新中国诞生》这一幅历史性、时代性的作品做了全面梳理及研究。书中以高清的图片呈现了此杰作的整体、局部和细节,全面整理了作者从创作构思到完成画作过程中所有的笔记、素描稿、水墨稿、色彩稿、线描稿等各种资料,以及思路转变的创作思考,还有对作品中63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精神内涵表达和形象刻画的心得。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数篇对画作思想内涵、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评论文章。本书通过大量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表现了开国一代领袖的风采和历史功勋。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唐勇力在绘制《新中国诞生》


 


序   言

大题目 大视野 大气势

——唐勇力先生的画作《新中国诞生》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陈列大厅,迎面有一幅巨型画作《新中国诞生》,记录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开国大典的一个经典瞬间。这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原院长唐勇力先生的力作。


我是一个党史工作者,长期从事中共党史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研究。看了这幅作品后,感受很深。主要有三点:


一、唐勇力先生选择了一个“大题目”

 

2005年,文化部正式立项“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选取了从1840年至2000年期间的100多个重大历史主题,向全国美术界公布,由美术家们自选创作。其中就有“新中国诞生”这一主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人民从鸦片战争以来为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进行的伟大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从此,中国结束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为一个真正独立、民主、统一的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光辉道路。


新中国的诞生,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开国大典是新中国诞生最具象征意义的一件大事。美术家用画笔记述开国大典,董希文先生的油画《开国大典》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而且已经成为经典之作。当美术家们再次面对这个主题时,大多望而却步。


唐勇力先生接受了新的挑战,选择了这个分量特别重的大题目。我认为他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他不仅有对国家重大主题创作的深刻认识,还有高超的绘画技艺。


二、《新中国诞生》角度独特,具有“大视野”

 

画家们一般都独具慧眼,观察细微。面对“新中国诞生”这一特别重大的主题,如何从宏观上去驾驭,选择大的角度去反映,董希文先生首先做到了。他选择了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经典时刻。我认为唐勇力先生另辟蹊径也做到了。唐先生选择了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名单这一瞬间,可谓是独具匠心。
关于宣读这份名单,当时还有一个故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会议一致决定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随后,毛泽东和中央人民政府全体委员,分别乘车驶向天安门。到达天安门城楼下,毛泽东和全体委员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拾级而上,登上天安门城楼。下午3时,开国大典隆重举行。毛泽东走到麦克风前,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升旗结束后,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毛泽东宣读的公告中,有一个很长的名单,这份名单上除了有主席、6位副主席的名字外,还有56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的名字。


原来,最初毛泽东宣读的公告稿上并没有这个全体委员的名单,只说“陈毅等56人为委员”。后来,毛泽东接受民主人士张治中先生的建议加上了这个名单,就在公告稿上贴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56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的名字。毛泽东非常重视这份名单,宣读完毕后,他还反复叮嘱负责报道开国大典的新华社记者说:“你小心这张纸条,千万不要弄丢了。照此发表,不要漏掉了。”毛泽东还在公告稿上用铅笔写下批示:“照此发表,毛泽东。”毛泽东如此重视并采纳党外人士的这个建议,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上的宽阔胸怀和工作上的谦虚风格。


唐勇力先生选取的这一场面,是在反复研读开国大典的有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画家所独有的敏锐的眼光发掘的。这就是画家的一种政治眼光。


三、《新中国诞生》是一个“大手笔”

 

《新中国诞生》是一幅气势恢宏的画卷。唐勇力先生在创作《新中国诞生》时,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采取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将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聚集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一个空间内。事实上,当时这63人并没有都在场,有的委员当时还在其他地方工作或战斗。但是,这是新中国的一个“大家庭”,一个也不能少。唐先生将63人一字排开,以毛主席为中心。这一构思确实有气势,是大手笔。我们仔细观看这幅画:在这63人中,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一共6人,其中民主人士就有3人,占50%;在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人士就有27名,占了48.2%。通过这幅画我们还可以看出,新中国的成立,践行了中国共产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初心,开创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人士真诚合作共同建设新中国的新格局。

 


刘金田

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

 


后   记

 

一本厚重的文献,记录了一件厚重的时代巨作的诞生。由此,这本文献也成为这件巨作的一个注脚、一份说明、一种延伸。
 

两个版本、历时十年创作的中国画巨制《新中国诞生》,堪称一次纷繁厚重的历史书写,一场矢志探索的艺术实验。画作尺幅巨大前所未见,人物形象众多又各具个性,历史真实与艺术表现融合,使其成为现当代画史中的经典大作。就这件作品的创作历程来说,对于其作者唐勇力先生而言,无疑是一场精神与肉身的苦旅,也是一次孤独而崇高的远征。
 

两个版本的《新中国诞生》,凝结了唐勇力先生的多年心血,更折射出动人心魄的时代气象。在本书中,很多过程图稿都是第一次披露和展示,全面、立体地展现了这幅时代巨作的诞生过程和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也使本书具有了珍贵的历史意义与文献价值。正因如此,以时代巨作《新中国诞生》为个案,以文本研究和图像呈现的方式,结合史实文献与大量创作手稿图片、作品图像,揭示当下主题性美术创作的艺术规律与学术导向,成为本书的学术旨归。同时,本书以工笔人物画巨制《新中国诞生》的创作历程作为研究主线,对作品的创作意匠与画面细节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分析。
 

本书以唐勇力先生的创作之路作为例证和契机,引论编摘了多位相关专家的评论与研究文献,对新中国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历史进行了较为系统、明晰的梳理回顾。同时,对重大历史题材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创作规律进行了深入的阐析,对当下主题性美术创作乃至整个艺术创作与研究都具有较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书的编辑与出版,首先要感谢唐勇力先生给予我的信任和重托,感谢广西美术出版社杨勇副总编和廖行编辑为本书的出版所付出的巨大心力,感谢北京画院姚震西先生为本书编辑出版所付出的推助和努力,感谢中国国家博物馆原馆长吕章申先生,正是在其力邀之下才有了《新中国诞生》第二版创作的完成,同时更要感谢中央美术学院范迪安院长、高洪书记的指导,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的诸位领导、专家、同仁对作品《新中国诞生》的创作与研究所给予的指导和关怀。
 

时代巨作以视觉图像描绘历史、进入历史,同时艺术作品也需要历史文本的书写和记录,这也正是这本文献的意义。谨以此书,向所有关注、支持和推动这件巨作及共和国七十年来那些时代经典作品的人们致敬!
 

于洋

本书主编、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目    录

·大题目 大视野 大气势——唐勇力先生的画作《新中国诞生》

·历史与写实——谈唐勇力《新中国诞生》

·精微与浑沦——唐勇力《新中国诞生》的艺术语汇及其历史意象


·第一篇:巨作诞生与创作历程

用画笔描绘新中国诞生

唐勇力创作手记

《新中国诞生》 创作心迹历程

创作图稿——素描稿、线描稿、水墨稿、白色底稿

 

·第二篇:历史图像与时代心迹

历史画与绘画中的历史

图像叙事与艺术真实──当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本体规律与焦点问题

从鸣沙山到天安门──《新中国诞生》与唐勇力以往创作和课题的关系

 

·第三篇:艺术内蕴与学术价值

《新中国诞生》的创作历程

创造千年历史大变局中的绘画经典──读唐勇力的巨幅历史画《新中国诞生》

当代历史观的艺术呈现

 

·第四篇:历史资料与图像记忆

历史资料

历史真实与图像记忆

 

·后 记

 

 

 

艺术家简介

唐勇力,著名画家,中国工笔人物画家领军人物,兼擅写意人物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后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国画学院院长、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民进中央开明画院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原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工笔重彩研究所所长。

 

 


主编简介

于洋,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美术史博士、艺术学博士后。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理论所特聘研究员,北京青年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入选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年度优秀论文奖“啄木鸟杯”、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等。

 

 

主编:郭丽

编辑:吴晶莹

版面编辑:谷欢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CAFA1918)图片

 

 

 

 

 

 

 

 

Welcome Follow Us

 

版权所有 2007-2024 中央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07-2024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