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创动态 / 创作研究
研创动态
Latest News
央美新书 | 刘希言 著 《建构与思辨:艺术博物馆陈列方法论研究》
来源: 创作研究 时间:

刘希言 著

 《建构与思辨:艺术博物馆陈列方法论研究》

“新美术馆学研究丛书”


《建构与思辨:艺术博物馆陈列方法论研究》一书,为“新美术馆学研究丛书”首本专著。该丛书基于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对“新美术馆学”这一概念的提出与研究,以汇集呈现“新美术馆学”视野下的学术思考与理论建树、探寻与检验“新美术馆学”发展的多元可能性及意义、引介国际先行的“新博物馆学”及美术馆文化理论为出版目的,尝试为国内美术馆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成果。由刘希言著作的这本《建构与思辨》,采用了新博物馆、新美术馆学的研究视野,从陈列目的、策划理念、展示形式、空间安排等角度,对艺术博物馆的藏品陈列进行了重新审视,在为常规的陈列纵向史研究提供横向的理论扩展的同时,作者进一步总结了国际艺术博物馆藏品陈列如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艺术史、意识形态与空间权力的三位一体的模式,并通过模式建构与模式思辨的过程推导出陈列形成方法论的过程。同时,此书还注意比较与反思中国艺术博物馆陈列历史,通过借鉴国际陈列的经验,为中国的美术馆实践与艺术史、文化史建构的结合提供了新的角度与新的观点。


刘希言,艺术学理论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

 

 

 

 目 录

丛书总序
分卷序
绪论
第一章 陈列:珍奇屋的“财富”
第二章 建构陈列模式:艺术史正典、意识形态与空间权力
第三章 对陈列模式中艺术史正典的思辨:从历史观转移与结构主义入手
第四章 对陈列模式中意识形态的思辨:多元文化的介入
第五章 对陈列模式中空间权力的思辨:差异性与公共性
第六章 中国艺术博物馆的陈列及其方法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后记

 


 序
王璜生

 

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美术馆学研究丛书”主编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

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

在中国,就博物馆的藏品陈列做相关研究,应该还是有不少的。这是因为,博物馆的陈列,一直以来都是博物馆工作及理论研究中的重中之重。博物馆以历史的叙说、藏品的呈现、知识的建构为重,自然,长期陈列也就是它们最主要倚重的方法与形式了。在欧美,“博物馆”(Museum)的指称多用于那些以艺术的形态与历史为主线处理艺术收藏的博物馆,而其他分类的博物馆则一般会冠以特指分类的名称,如“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科技博物馆”“战争博物馆”等,并且即便在分类博物馆中,以视觉为主导的艺术方式也往往会伴随而行,涉及物品的选择、陈列的形态及空间的呈现等各方面。不过,在中国,其情况与欧美有显著不同:“博物馆”首先是一个大类型,涵盖历史、科技、自然等,而艺术,更确切地讲是美术,则被冠以“美术馆”的统称,多与“博物馆”分列而论。在现实中,国内的博物馆与美术馆分别由不同的主管机构——文物部门与艺术部门来区分管理,在国家政策方面也有很大差异,这就致使在艺术界及大众认知里,中国的美术馆与博物馆仿佛是两回事。在中国的美术馆历史和现实中,艺术史的“陈列”几乎没有较稳定地实现与存在过,更毋宁谈“长期陈列”及其模式与相关方法论的建构和衍变了。因此,我们也就很难来对美术馆“陈列”“长期陈列”做深入研究。而刘希言博士的《建构与思辨:艺术博物馆陈列方法论研究》课题,专题性地针对国内外艺术博物馆的陈列方法论展开历史追溯、理论思辨及现实思考,可以说是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具体的切入口与路径。


出版信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9ISBN978-7-5598-4137-7/¥78.00

丛书主编:王璜生

出版统筹:张明

责任编辑:王淼、黄安然

书籍设计:曹群、赵格(北京看好设计)

责任技编:伍先林

 

书 影


 

 

主编:郭丽

编辑:吴晶莹

版面编辑:谷欢

来源:新美术馆学微信公众号(gh_8024c40f9949)

 

 

 

 

 

 

 

 

 

 

 

 

 

 

 

 

版权所有 2007-2024 中央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07-2024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